
索 引 號 | 01428366/2023-00006 | 分 類 | 其他/其他 / 意見 |
發布機構 | 退役軍人事務局 | 發文日期 | 2022-06-14 |
標 題 | 退役軍人事務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于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意見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現就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
時 效 | 有效 |
退役軍人事務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于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退役軍人事務廳(局)、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退役軍人事務局、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現就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重要意義
(一)優秀退役軍人是充實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退役軍人政治信念堅定,使命責任強烈,作風素養過硬,在傳承紅色基因、為黨和人民培養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部分優秀退役軍人在部隊練就了“會講、會做、會教、會做思想工作”的基本功,具備擔任中小學教師的潛質,成為充實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
(二)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是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思想品德培養、引導價值觀養成格外重要。吸收優秀退役軍人擔任中小學教師,有利于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改善中小學教師隊伍學科結構和性別比例,不斷提升優化育人環境、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三)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是做好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途徑。拓寬了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實現了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促進了退役軍人思想穩定,有助于繼續發揮退役軍人優勢,弘揚勤勉敬業、樂于奉獻的潛心育人精神,實現退役軍人由軍事人才向經濟社會建設人才的轉變,在新事業新崗位上貢獻力量。
二、實施師范專業人才培養
(四)擴充師范專業教育機會。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參加高考按規定享受加分照顧。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優化招生結構,擴大師范類學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專升本的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計劃。按規定做好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轉專業等工作,優先開放師范類專業并提供專業補習等幫助。退役軍人報考專升本師范專業,各地可結合相關人才培養實際,合理確定對應專業范圍。各省(區、市)可結合實際依托本地師范類、體育類高等院校開設退役軍人師范教育、體育專業專修班。在讀師范專業退役大學生士兵按規定享受學生資助政策。
(五)提供教育教學能力專項培訓。依托師范院校對符合基礎條件且有從教意愿的退役軍人開展教育教學能力專項培訓。鼓勵省際聯合開展專項培訓,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結合退役軍人特點,著重培訓思想政治、國防教育、體育等任教專業。符合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的退役軍人均可申請參加。
三、暢通任教發展通道
(六)支持到中小學任教。各地在制定中小學教師招聘計劃時,可面向退役軍人單列計劃。綜合考慮服役年限等因素對退役軍人相應放寬年齡限制,并在教師招聘公告中予以明確。退役軍人在服役前1年內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的憑入伍通知書、退役證書等相關材料,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有效期可延長2年。有條件的地方將退役軍人教師納入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相關地區可結合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畢業生優先到中小學任教。
(七)支持多元化發展。中小學校要遵循教師成長規律,加強退役軍人教師的專業培訓和跟蹤培養,配備優秀骨干教師傳幫帶;要發揮好退役軍人教師優勢,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在理想、道德、紀律、法治、國防和民族團結教育中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空間,鞏固學校思想文化陣地,加強國家安全教育。退役軍人教師的服役年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績效工資分配、職稱評定、崗位晉級考核中,要綜合考慮退役軍人教師的教學業績、教書育人實效以及對學校的貢獻作用,全面客觀評價,體現激勵導向。
中小學行政、工勤空崗優先接收安置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軍官和退役士兵。將獲得教師資格的退役軍人納入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選聘范圍。鼓勵退役軍人在學校軍訓任務中擔任軍訓教官。鼓勵為學校提供安保服務的相關企業聘用更多退役軍人,并兌現有關吸納退役軍人就業企業的優惠政策。
四、加強組織領導
(八)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地要在當地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健全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工作機制,高位推動工作。要結合實際提出落實措施,深化政策統籌,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關系,設計銜接好選拔、培養、聘用、發展各個環節。要強化各級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共享,建立定期會商機制,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九)明確責任分工。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地方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宣傳動員、摸清底數、審核退役軍人身份,引導退役軍人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參加中小學教師招聘。地方各級教育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指導師范院校和中小學校制定培養和招聘計劃,督促師范院校和中小學校落實各項傾斜政策。
(十)加強經費保障。地方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教育教學能力專項培訓納入退役軍人教育培訓補助項目范圍,合理統籌使用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地方各級教育部門要保障師范專業退役軍人學生資助等相關經費。
(十一)實施督查檢查。地方各級退役軍人事務、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定期組織聯合督查檢查,將是否落實傾斜政策、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人才培養體系作為檢查內容。檢查結果作為評價履行教育、退役軍人事務職責和對學校實施績效獎勵、評優評先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
退役軍人事務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