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58105091-0/2019-00001 | 分 類 | 農業、林業、水利 /決議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農林水利局 | 發文日期 | 2019-01-23 |
標 題 | 2018年度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務公開年度報告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務公開年度報告 | ||
時 效 | 有效 |
2018年度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務公開年度報告
2018年度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務公開年度報告
根據連區政公開相關文件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視,按照政務公開的內容和要求,現將年度政務公開情況報告如下:
一、概述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連云港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為切實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區農林水利局配備了專門工作人員,截至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運行正常,政府信息公開咨詢、申請以及答復工作均得到了順利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是政府職能轉變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必然要求。連云區農林水利局高度重視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把推行政務信息公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完善政務信息公開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真正把政務公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成立了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人負責落實的工作機制。在實際工作中注意研究和解決政務公開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帶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狠抓制度建設,規范操作程序。區農林水利局根據市、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制度,編制了《連云市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連云港市連云區農林水利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對政務信息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范圍等作出了硬性規定和明確要求, 使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促使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朝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學習培訓。為促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區農林水利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學習培訓,派出工作人員參加連云區政府信息公開培訓,不斷提高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切實把政務信息公開、軟環境建設作為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內部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增強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和監督的意識,努力營造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加強軟環境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開展監督檢查,促進工作落實。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沒有責任,就難以開展;沒有監督,就難以落實。為此,區農林水利局從強化工作責任入手,狠抓政務信息公開監督體系的建設。各業務科室每周、每月、每季對本職工作進行自查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廣泛搜集和聽取群眾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逐條登記,認真調查處理,不斷改進政務公開工作。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本局到2018年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2條,全文電子化率達100%。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16條,主要是有關農、林、畜、牧、水的法律法規;屬于本部門業務類信息32條,主要是區農林局主要業務工作、各類業務文件、公示公告等;4條招投標類信息,主要是我區水利工程的招投標信息,稟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我區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未出現一起違規事例。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提高政務公開工作質量,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局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渠道建設方面,除了按統一要求在“連云港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進行公開外,還在“連云區政務信息網”上同步公開,方便廣大群眾查閱和及時獲取本單位信息,同時,我局還公布了群眾關系密切的局辦公室、農機局、農業科、林業科、水利科等職能部門的電話,開通了局長信箱,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政務和咨詢服務。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截至目前,本局未接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信息。
四、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截至目前,本局沒有發生針對本部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和行政訴訟案。也沒有收到各類針對本部門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有關的申訴案(包括信訪、舉報)。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
||
填報單位(蓋章):連云區農林水利局 |
||
統 計 指 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52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16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條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39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5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8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3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1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1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1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1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1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0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 |
件 |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2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3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3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1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3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2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