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66001/2021-00013 | 分 類 | 綜合政務/其他 / 意見 |
發布機構 | 經發局 | 發文日期 | 2021-05-15 |
標 題 | 關于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 第5053號建議的協辦意見 | ||
文 號 | 連區經發〔2021〕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 第5053號建議的協辦意見
市發改委:
經研究,現對周倫榮代表提出的《關于破解連云區產業發展瓶頸的建議》提出如下協辦意見,供你單位答復代表時參考:
近年來,我區下大力氣發展產業轉型工作,不斷推進產業整合升級。目前,我區已發展形成了以金屬材料、鹽化油化為支柱產業,配套相關產業鏈及服務體系。2020年,金屬材料、鹽化油化產業應稅銷售收入分別為179億元、58億元,兩大產業應稅銷售收入占全區工業應稅銷售收入比重達88%。在兩大支柱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我區產業的發展。
(一)積極打造鹽化油化產業基地
完善油脂科技產業園和苯二酚產業園的建設和布局,對標行業最高標準,打造世界最大的油脂科技產業基地和苯二酚系列產品生產基地。以豐益油脂科技(連云港)產業園為核心,構建高端油脂化工循環產業鏈,促進綠色化工材料高端化發展。以三吉利化工為核心,以循環化理念為指導,整合、延伸現有企業產業鏈,打造緊密協作和閉合循環一體的苯二酚產業鏈。加快兩大特色產業鏈打造,構建綠色循環的油化鹽化產業集群,實現基礎油化、鹽化工和高端石化產業的緊密相連。到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
(二)優化建設優特鋼精品基地
優化鋼鐵產品結構,開工建設千萬噸級精品鋼產業基地,推動金屬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實現礦石到各類金屬產品立體化、綠色化、一體化生產。扶持進出口資源型加工項目,加快完善不銹鋼、礦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配套,吸引關聯產業企業落戶,完成華樂熱酸線生產線建設,開發不銹鋼屋面板、不銹鋼水管等新產品,推進研發生產馬氏體不銹鋼等中高端不銹鋼。以鋼鐵產業布局調整、產能整合為契機,加快落實承接鋼鐵項目轉移,建設“大型化、綠色化、高標準”的沿海優特鋼基地。到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
(三)引導企業集群式發展
連云開發區作為工業立區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主陣地”、高質發展的“主力軍”,按照四個“世界一流”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產業鏈項目招引力度,持續優化發展軟環境,促進項目招引和落地。有序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相關配套,推進鹽化油化、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并向下游終端產品產業延伸,引進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資源整合型平臺企業,逐步形成完整的“精細化工+優特鋼”生態集聚區,培育連云特色產業集群。實施新一輪強優企業培育計劃,力爭培育一批上市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到2025年,產業投資不少于500億元,確保建成千億園區。
(四)優化服務,促進產業升級
豐富產業發展業態,推進企業運用技術革新、智能化改造等現代化手段進行產業升級。培育壯大本土產業,整合資源供應產業鏈,結合區位優勢融合生產企業共同“走出去”開拓域外市場。勇于創新,鼓勵支柱產業發展。華樂冷軋擴建、雙菱風電等工業項目加快建設,潤睿高純油酸等5個過億元工業項目竣工投產。支持企業通過工業創意設計、工藝流程創新,生產規劃、生產制造和售后服務等手段優化服務,促進產業升級。
(五)打造專業人才隊伍,提升轉型技術支撐
一是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不斷夯實人才后備隊伍建設。抓好專業職業教育,在進行專業人才培訓過程之中,要進一步完善當前專業職業化教育,從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多個角度進行不斷強化,以期專業人才更好地勝任當前崗位的需求。二是有序推動多方合作機制,加強與組織、人事部門的溝通協調,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以補足轉型升級中人才的缺口為我區產業轉型升級打下良 好基礎。
(六)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優化
堅持把教育作為“第一民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快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突破教育、衛生事業方面的發展瓶頸,積極向上爭取資源,引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區財政不斷加大對教育和衛生的投資力度,加快補齊社會事業短板,向上爭取和自身努力相結合,迅速縮小和海州區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