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66001/2020-00008 | 分 類 | 綜合政務/其他 / |
發布機構 | 經發局 | 發文日期 | 2019-06-07 |
標 題 | 連區經發〔2019〕53 號-關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第36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連區經發〔2019〕53 號-關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第36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武藝 委員: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區工業經濟高質發展步伐的建議》已收悉。首先感謝您對我區工業經濟高質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書我們已認真研學,現答復如下: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高站位,適應新要求,踐行新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省“兩聚一高”、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區“3456”發展戰略部署,以“工業產業發展爭先”為行動指南,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中心,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現代化工業經濟體系。
一、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一)工業主要指標持續向好
2018年規模工業產值110億元;工業投資95億元,同比增長12%;工業技改投資5.6億元,同比增長15%。全區完成工業應稅銷售收入130.9億元,同比增長9.4%;工業增值稅2.6億元,同比增長19.1%。
(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投入,推進主導產業擴量提質
2018年我區油脂科技、金屬材料兩大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3億元、49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3.6%。金屬材料產業轉型步伐加快,華樂冷軋項目投產實現新產能。積極做好鋼鐵項目轉移承接工作。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高項目綜合能效水平,成功為三吉利化工、金橋氯堿、豐益高分子公司申報市級技改項目專項獎補資金共計477萬元。完成核電集團為我區重點工業企業提供直購電優惠合作,合計分配優惠電量5億度,預計2019年可為企業減少運營成本合計約5000萬元。
(三)充分發揮項目抓手作用,多措并舉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列入市重點工業項目13個,完成投資20億元。三吉利總投資3億元的對苯二酚、呋喃酚升級改造項目已投入使用,投產后企業將實現年應稅銷售收入10億元、稅收9000萬元;華樂冷軋、食用菌深加工等項目投產;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潤睿項目進行主體建設。加大優質項目招引力度,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成功簽約,現已完成項目選址,推進產業規劃編制;大力推進與華為、中電、電信、移動等國內龍頭電信企業的簽約合作。
(四)淘汰落后產能,引導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
2018年以來,我區以省、市“263”“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切實淘汰落后產能,減少企業煤炭消耗總量,為節能降耗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在繼續推進海水化工、杰邦化工、飛金實業3家關停企業“兩斷三清”工作的基礎上,完成“升級一批”化工企業3家。目前,連云港歐亞氣體有限公司實施的空分備機項目、連云港市工投集團利海化工有限公司的氯化芐尾氣綜合治理項目、豐益高分子材料(連云港)有限公司的制粒車間消防改造項目均已建成運行。
二、我區工業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一是工業經濟體量較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較少。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為38家,占全市比例不足3%。目前我區的工業經濟主戰場只有連云開發區板橋工業園1家,板橋園區原轄地尚有33.2平方公里,但經市規劃調整,將園區北部物流用地劃入上合物流園,導致我區工業經濟發展腹地進一步收縮,工業經濟規模擴張載體不足。
二是產業層次不高,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比重較小。我區目前主導產業為鹽化油化和金屬制造兩大產業板塊。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雖然我區已催生出三吉利化工、華樂合金、益海油脂科技產業園三家被列入全市重點培優培強的行業龍頭企業,但是就整體而言,全區在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及高技術裝備的“三新一高”行業發展上還未形成上規模的產業集群,產業結構優化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三是創新能力不足,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較低。目前,我區三吉利化工對技術投入與產學研結合工作較為重視,已建成南工大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淮海工學院研究生工作站,并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研發和提質增效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除此以外,我區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和規模尚未能達到比例平衡,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
三、下一步發展計劃
(一)政策扶持引導產業發展,技術變革引領科學決策
1、積極運用各項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一是做好規劃引導。出臺《連云區工業經濟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快推進園區現有金屬材料、先進裝備業轉型升級,通過重點項目帶動,促進產業層次高端化、產業鏈延伸末端化、產品種類多元化、品牌建設價值化。加快發展新材料、海上風電、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新業態。統籌區域協調,整體謀劃推進循環產業、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提高招引企業在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入園門檻,推動產業往“輕”的方向發展,打造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高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二是做好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今年,我區積極組織企業申報2019年上半年市級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政策工信類項目,目前共有6家工業企業申報市級重點技改項目,已全部通過初審并報市工信局復核,如果申報項目均通過專家評審,預計可為申報企業獲取獎補資金合計超800萬元,有效鼓勵和支持我區工業企業積極推動技術改造,加快重點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三是進一步做好工業資源集約利用。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區工業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我區在2018年已經對板橋園區的規模以上企業開展了一次工業資源集約利用的試評價工作,對所有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畝均產值、畝均稅收、重點污染企業污染物排放量情況按照相應比值進行打分,判斷工業企業的整體實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并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實施差別化的管理服務政策。另外,我區也積極利用各項措施盤活存量。通過優化存量、突破增量、提升質量,夯實工業發展根基,加速盤活環球銅業、中彩多晶硅、東茂礦業等僵尸企業,發揮連杭產業園、寶聯科創園、電商產業園現有資源優勢,整合現有存量土地和廠房資源,促進堿廠搬遷、華樂合金技改等工作。
四是運用市場化、高水平的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探索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和資產管理公司等方式做實做強投融資平臺。在設立的產業引導基金中,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節能減排項目等扶持力度。
2、發展應用大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參考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連云港“一帶一路”大數據產業園落戶連云新城,目前項目正在進行規劃編制,各項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進。從未來一段時間的看,大數據將成為產業發展、政府決策重要的基礎信息庫,大數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資源的配置和發展要素的再整合。我區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前已成立專門的服務機構大數據管理中心,機構設在區經發局,將致力于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政府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應用。要徹底發揮大數據的決策支持作用,當前我們仍需解決行政權限限制的信息孤島問題,各部門數據口徑不一致,數據來源不一致,數據共享權限不一致等等問題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統一。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做出了積極的嘗試,比如前文中提及的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就需要集統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供電、供水、科技、人社等部門的信息匯總,方能全方位的對工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有效的判斷和評價,這項工作我們還將繼續長期進行下去。
(二)加大高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堅持把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首要任務,集中力量支持培育一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帶動性、高成長性的主導企業,重點指導我區條件較為成熟的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及科技創新載體。大力宣傳和介紹國家、省、市科技創新及知識產權運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宣傳,使企業充分了解和掌握國家和省市各項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家、科研工作者用足用好這些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激發更多企業家的創新熱情,目前我區已組織申報國家高企6家,獲批5家,推薦省高企培育庫入庫企業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規模工業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16.6%,全社會R&D投入占GDP比重1.58%。下一步,我區將繼續加大對科技項目特別是工業企業研發技術改造投入的政策支持力度,推進我區高新技術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產值比例。
二是實施精準招商,引入先導產業優化產業結構。
堅持綠色招商,引進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小的項目,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環保要求和園區發展方向的項目堅決放棄。同時完善配套服務。完善板橋園區等功能主體的基礎配套,強化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組織協調,提升整體綠化、美化和亮化水平。加快資源集約利用,盤活僵尸企業,有效整合現有閑置土地和廠房資源。積極營造優質的營商環境,鞏固提高連云開發區“集中批”改革成效,實行一窗通辦和重大項目全程代辦,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把連云區打造成為營商環境最優的先行區。強化產業互補伸延。大力引進產品關聯度大、突出抓好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打造特色創新集群,把園區打造成為全產業鏈循環發展的集聚地。借助毗鄰田灣核電優勢,拓展核電關聯產業,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其配套設備制造產業。與中核環保、中核檢修、中核凱立、105所合作建設綠能產業基地,豐富新能源產業業態,重點發展節能裝備和環保裝備及產品,加快核電裝備制造項目招引,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打造先進裝備制造基地。計劃到2020年,招引核電關聯企業10家以上。
(三)打造鋼鐵基地,多元化發展新型海洋工業
一是推進鋼鐵基地建設,爭取到省政府專項文件支持。自去年6月以來,我區就沿海優特鋼基地定位爭取,跑省進京,先后對接國家相關部委、省相關廳局,消除了土地承載能力不足,石化、鋼鐵同地區不能共存以及鋼鐵項目受核電影響等誤解。目前,國家工信部發布的《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已將連云港市板橋工業園列為“高品質特殊鋼優先承接地”;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優化布局推進工作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9〕41號),也已明確我市板橋工業園沿海鋼鐵基地定位,可承接轉移新建大型化、綠色化、智能化優特鋼項目。
目前,我區多次與省內外鋼鐵企業開展洽談。為積極落實鋼鐵基地投資主體,我區主動與中天、南鋼、梅鋼等省內多家有轉移意向的企業進行對接。但因中天鋼鐵與南通達成合作意向,梅鋼與鹽城達成合作意向,我區將省內鋼鐵轉移企業主攻方向定位在南鋼。3月4日,南鋼專家一行來到連云開發區洽談考察,進行南鋼搬遷方案比選。與南京鋼鐵項目的洽談,計劃分兩期發展,一期(2023年)建設1000萬噸,其中一期一步建設500萬噸,一期二步建設500萬噸,二期規劃達到2000萬噸(2030年)。產能方面一是南京鋼鐵公司的自有產能,包括煉鐵產能860萬噸,煉鋼960萬噸,按1.25比例折算后可建設煉鐵產能688萬噸,可建設煉鋼產能768萬噸,完全可保障一期一步的產能來源;二是重組整合江蘇省內其他小、散鋼鐵產能。
二是加快推進食品加工業、先進裝備業轉型升級,通過重點項目帶動,促進產業層次高端化、產業鏈延伸末端化、產品種類多元化、品牌建設價值化。加快發展新材料、海上風電、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新業態。統籌區域協調,整體謀劃推進循環產業、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提高招引企業在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入園門檻,推動產業往“輕”的方向發展,打造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高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高地。鼓勵和發展海產品深加工業,引進深加工技術工藝和設備,導入有較高知名度的食品加工企業,充分利用食品加工后的廢棄物進行資源循環利用,重點加大深海魚油、魚皮膠原蛋白等保健品原料的生產加工企業的引進。豐富食品冷鏈配套業態,充分利用板橋園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的標準廠房,招引建設臨港冷鏈園區,向西面向隴海線,向東面向日韓,形成東西雙向對流,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富有海洋特色的產品和原料,開發新興市場拓展發展空間。
三是深挖跨境電商發展機遇,重點打造外貿加工產業鏈
6月3日,市政府第39次常務會上通過了《連云港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連云港市支持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兩項涉及電商產業的重磅政策正式出臺,意味著我市電子商務市場準入門檻將進一步放低,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得到優化。市級新政策出臺前,我區早在2018年已經出臺《連云區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試行辦法》,我區將繼續長期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構建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需求端、供給端融合的輸入輸出環境,逐步打通我區外貿加工產業鏈條,從而吸引知名大型工業裝備制造企業入駐,形成工業和電商物流業的融合發展態勢。
2019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