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32070301/2018-00013 | 分 類 | 其他 /決議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板橋街道辦事處 | 發文日期 | 2018-02-09 |
標 題 | 板橋街道2017年政務公開情況說明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板橋街道2017年政務公開情況說明 | ||
時 效 | 有效 |
板橋街道2017年政務公開情況說明
2017年以來,板橋街道根據《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連區政辦發[2017]72號)文件精神,按照依法、透明、高效、便民的原則,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和手段,以推進公開、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為重點,逐漸完善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通過街道與村(社區)聯動,使街道政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將2017年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提高信息公開力度
在政務公開工作的具體操作中,街道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公開。一是設立政務公開欄。在街道辦事處設立了多個政務公開欄,長期公開為民興辦實事、黨委政府活動掠影、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結果等。二是及時發布工作要聞和重要事項。將黨委政府工作動態、關于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解讀、群眾關心的事項進行詳細公開,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街道的工作動向。三是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實行辦事公開。街道根據鄉街一級審批管理職能弱化的特點,建立了板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通過觸摸屏、宣傳掛牌公示了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辦事程序、相關手續、收費依據和政策法規。當時能辦的立即辦,街道內研究的及時辦,真正方便了辦事群眾。
(二)提升決策公開透明度
2017年以來,街道主要領導及各條線分管領導先后多次召開了由村(社區)兩委成員、企業負責人等參加的座談會。會上,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與村居、企業代表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暢所欲言,對即將出臺的文件進行意見征集。為避免當面談問題礙于情面講的不夠深、指缺點說的不到位的問題,街道公布了“征求意見電話”,廣泛征求與會人員、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全年出臺的多個文件,共征集到建議百余條,其中的優秀建議大多都被予以采納,極大地提升了決策公開透明度和決策合理性。
(三)充分發揮媒體作用
積極運用媒體發布信息、解讀政策,有效發揮報紙、網站等媒體的作用,讓不同層次的群眾通過不同渠道獲取信息。2017年以來,街道在新華日報、連云港日報、新華網、江蘇先鋒網等傳統媒體及新媒體上發布信息700余篇,內容涉及黨委政府新舉措、街道工作動態、各村(社區)經驗推廣等多個方面,充分發揮媒體喉舌作用,提高政務公開度,提升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的認可度。
二、主要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我街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各部門和各村(社區)的政府信息公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與群眾的有效互動率不足。三是政府信息公開培訓工作還需要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整體工作水平仍需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規范工作制度、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將政務公開責任落實到位。同時增加群眾反映意見渠道,增強宣傳力度,及時將辦理結果反饋給意見提出者。使用統一網站進行信息公開,結合區委、區政府文件要求,認真清理街道政務公開事項,查漏補缺,加大公開力度,提高公開質量,不斷把政務公開工作推向深入。
附件: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
||
統計指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76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0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條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76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0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0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0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0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 |
件 |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0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0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0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0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0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1 |
注:本表有關指標說明詳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報送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