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4258248/2024-00113 | 分 類 | 民政、扶貧、救災/減災救濟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24-06-13 |
標 題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連區政辦發〔2024〕23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各街道辦事處、前三島鄉人民政府,各功能板塊,區各委辦局,區各直屬單位:《連云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 ||
時 效 | 有效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時間:2024-07-02 16:08:30 來源: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閱讀次數:
各街道辦事處、前三島鄉人民政府,各功能板塊,區各委辦局,區各直屬單位:
《連云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6月13日
連云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系列講話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全區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和《連云港市2024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全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連云區地質災害主要分突發性和緩變性地質災害。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為崩塌、滑坡,截至2024年6月,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17處(見附表),廣泛分布在全區8個街道,威脅人口170余人,潛在經濟損失約4000余萬元。緩變性地質災害主要為地面沉降災害。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墟溝、海州灣、連島、宿城、高公島、連云、云山、板橋8個街道。截至2023年6月,全區共發現滑坡、崩塌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7處。其中,墟溝街道2處,海州灣街道1處,連島街道2處,宿城街道4處,高公島街道3處,連云街道2處,云山街道2處,板橋街道1處。
(二)地面沉降。隨著沿海港口及經濟區的持續開發,工程性沉降在連云新城、連島景區游客中心、連云港港口周邊表現較為明顯,最大沉降速率均超過30毫米/年。
二、2024年地質災害發育趨勢和重點防范區域
(一)趨勢分析。根據氣象部門預測,預計2024年汛期全區降雨量在610~750毫米,較常年偏多二到五成,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地區有降水偏多的可能。結合多年來我區地質災害的發生歷史、地質災害隱患點現狀、工程建設活動影響和降水趨勢預測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24年我區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總體趨勢與常年持平。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為主,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汛期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頻發時段,防災形勢依然嚴峻。
(二)重點防范時段。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時段是主汛期(6月至9月)以及非汛期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期間。各街道和各有關部門要重點關注重點防范時段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特別是連續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過30毫米,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以及雨后120小時內,更應重點防范。
(三)防治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不穩定斜坡和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劃定的高風險區段,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人口聚集區,農村房前屋后切坡,交通干線沿線、旅游景區以及重要基礎設施周邊區域等,均屬重點防范對象。
三、防治總體要求和目標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2024年汛期全省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的工作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防、減、救全鏈條協同發力,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探索構建“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新機制,不斷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災害風險,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四、防治重點工作
(一)扎實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
充分發揮技術支撐隊伍作用,各街道(鄉)按照新標準、新要求扎實做好地質災害“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復查)工作。重點加強人員密集區、交通干道沿線、重要基礎設施周邊以及學校、醫院、在建工地、工礦企業、水利工程、旅游景區(點)等區域的巡排查力度,做到不留盲區死角。緊盯連日降雨、短時強降雨、暴雨、臺風和低溫雨雪等時段,及時做好排查巡查工作。住建、水利、交通、教育、文化旅游等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認真組織本行業、本領域的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及時掌握隱患風險動態變化。
(二)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精細調查
按照《連云港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部署,推進重點地區突發地質災害1:1萬精細調查工作,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隱患識別水平和風險評價深度,精準摸清全區地質災害風險底數。同時,認真抓好全區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成果的落地應用,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針對性、精準度和有效性,支撐常態化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和防災減災工作。
(三)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管理
及時更新地質災害隱患點數據庫,對排查出的潛在隱患點,按照地質災害隱患相關管理辦法,做好隱患點的認定和入庫工作,落實防災責任和防范措施,確保隱患得到有效防控。依托現有群測群防體系,各街道(鄉)要在防災避險“兩卡一案”管理基礎上,探索實施隱患點“一患一冊”管理,進一步細化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常態管理、閉環管理、源頭預防管理及責任落實管理措施,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繼續提升基層一線的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防范能力和水平。
(四)持續完善突發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不斷深化群專結合的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健全群測群防和專業監測預警、氣象風險預警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堅持發揮群測群防的基礎性作用,遴選補齊配強群測群防員隊伍,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繼續推進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作,做好現有監測站點更新維護,不斷完善監測預警網絡,提升地質災害監測的精準度、時效性和覆蓋面,提高智能化監測預警能力。強化自然資源、應急、氣象等主管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完善預警信息發布和聯動機制,拓寬直達防災一線的信息發布渠道。應急管理部門要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承擔預案演練的組織實施和指導監督工作。
(五)強化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
全面加強主汛期、臺風、強降雨等重點時段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強化汛期應急值守,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須到崗到位,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所有隱患點須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確保每一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都有人監測、有人巡查、有人預警,發生險(災)情能夠及時報告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強化專家指導和專業隊伍駐守服務制度,確保專業技術人員隨時待命,提高防治技術指導水平。嚴格落實險(災)情速報和汛期零報告制度,確保信息報送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不得錯報、遲報、漏報、瞞報。完善“叫應”機制,遇強降雨等惡劣天氣,要強化夜間防災,安排人員專門負責“叫醒”“叫應”,用好鄉村“大喇叭”等設施,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村到組到戶到人。
(六)統籌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
按照“宜防則防、宜搬則搬、宜治則治”的原則,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有效削減隱患存量,切實減輕地質災害風險。要強化系統觀念,把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城鎮開發、重大工程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多渠道籌措資金,統籌推進。已實施移民搬遷的,舊房必須全部拆除,堅決防止人員回流。加強對在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監管,落實好安全生產責任,確保工程按時保質完成,盡早發揮防災減災效益,對已完成治理的隱患點要“回頭看”,強化動態跟蹤監測,確保防治工程長期有效。
(七)大力加強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
加強地質災害調查、風險普查等工作成果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中的應用,充分考慮地質安全風險,落實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措施。建設項目選址需避讓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確實無法避讓的按規定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或預防地質災害風險。嚴格落實工程建設項目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并督促指導建設配套防治工程,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進一步拓展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范圍。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嚴格農村建房規劃建設審批,加大切坡建房監督執法力度,引導做好切坡建房區域的邊坡支護工程建設工作。
(八)探索構建“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體系
圍繞基層地質災害風險防控需求,推動防控重點由“隱患點”單一防控向“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轉變。充分利用地質災害風險普查成果,完善雙控管理數據基礎,探索實現地質災害隱患點與風險區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風險雙控全鏈條工作閉環管理,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九)深入開展基層人員培訓演練和科普宣傳
利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契機,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和防災避險常識,持續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針對各級防災責任人、基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監測員、受威脅群眾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治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基層防災能力。依據防災預案,定期開展搶險救災、避險轉移等應急演練,不斷增強基層一線干部、群眾的救災、避災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街道(鄉)和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態度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切實履行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全局性安全生產和減災工作統籌起來,同時部署、同時落實、同時檢查。
(二)嚴格責任分工
各街道(鄉)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應急管理廳、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的通知》以及《連云港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等有關要求,精心部署謀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發揮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作用。經濟發展、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氣象、農業農村、教育等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層層落實防治責任和措施,合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堅固防線,確保完成年度防災任務。
(三)加大經費保障
各街道(鄉)和各有關部門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注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其他重要工作的協同和融合,多渠道籌措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同時,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排查巡查、精細調查、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應急救災、培訓宣傳等工作,配備必要的交通、通訊、監測、預警、應急、救災裝備和物資,逐步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對因工程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人為活動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落實防治責任。
(四)強化制度落實
各街道(鄉)和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制度,做好年度群測群防、“三查”、風險災情速報、隱患點認定與核銷、工程治理、監測預警等工作。嚴格遵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各項要求,落實好“防”和“救”的分工與協調配合機制。汛期嚴格遵守應急值守、專家駐守、“零報告”等制度,確保各項防災措施落到實處。要嚴格考核問責,不定期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查檢查,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領導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附件:2024年度連云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匯總表
附件
2024年度連云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匯總表
序號 |
編號 |
坐標 |
詳細位置 |
災害 類型 |
危險性 等級 |
威脅 人數 (人) |
威脅 財產 (萬元) |
監測人 |
鄉(鎮)防災責任人 |
備注 |
||
經度 |
緯度 |
姓名 |
姓名 |
職務 |
||||||||
1 |
2024LYG0013S |
119°26′40.5″ |
34°46′8.9″ |
連云區連島街道西連島安置小區東側 |
崩塌 |
大 |
10 |
100 |
譚廣軍 |
畢萌 |
連島街道政法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2 |
2024LYG0012S |
119°28′51.4″ |
34°44′58.9″ |
連云區連島街道環島路南大嘴段 |
滑坡 |
中等 |
8 |
200 |
蘇正軍 |
畢萌 |
連島街道政法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3 |
2024LYG0010S |
119°21′10.7″ |
34°45′0.1″ |
連云區海州灣街道觀海社區劉溝小區西北側 |
滑坡 |
中等 |
9 |
300 |
程琪 |
吳安生 |
海州灣街道人武部部長 |
重要隱患點 |
4 |
2024LYG0021 |
119°20′52.0″ |
34°43′50.7″ |
連云區墟溝街道西小山金源金鳳凰城三期北側邊坡 |
崩塌 |
小 |
5 |
50 |
顏馨 |
汪志達 |
墟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5 |
2024LYG0108S |
119°21′0.0″ |
34°44′0.2″ |
連云區墟溝街道西小山路15號西園社區強華小區 |
崩塌 |
中等 |
5 |
100 |
惠夢雨 |
汪志達 |
墟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6 |
2024LYG0014S |
119°26′53.2″ |
34°44′0.8″ |
連云區連云街道中山路云臺山隧道北出口西側100米處、150米處、200米處 |
崩塌 |
中等 |
9 |
500 |
席鳳玲 |
王林 |
連云街道黨工委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7 |
2024LYG0106S |
119°24′43.1″ |
34°44′2.6″ |
連云區連云街道陶庵社區龐溝橋環山路 |
崩塌 |
中等 |
1 |
20 |
龔炳成 |
王林 |
連云街道黨工委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8 |
2024LYG0015S |
119°28′10.3″ |
34°43′11.2″ |
連云區高公島街道黃窩村一、二組內 |
崩塌 |
中等 |
8 |
100 |
張立揚 |
李俐 |
高公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9 |
2024LYG0016 |
119°28′10.3″ |
34°43′4.2″ |
連云區高公島街道黃窩村三組范圍內 |
滑坡 |
小 |
6 |
100 |
張強 |
李俐 |
高公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10 |
2024LYG0017 |
119°24′16.3″ |
34°42′17.2″ |
連云區宿城街道留云嶺村西 |
滑坡 |
小 |
1 |
100 |
劉廣龍 |
林劍 |
宿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11 |
2024LYG0018 |
119°26′41.2″ |
34°42′5.4″ |
連云區宿城街道東崖屋村船山景區北側 |
崩塌 |
小 |
7 |
24 |
石陳 |
林劍 |
宿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12 |
2024LYG0019 |
119°26′14.3″ |
34°40′57.0″ |
連云區宿城街道高莊村南山灣組西南側 |
崩塌 |
小 |
9 |
100 |
楊浩 |
林劍 |
宿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13 |
2024LYG0020S |
119°25′51.7″ |
34°42′38.2″ |
連云區宿城街道大竹園村西北 |
崩塌 |
中等 |
2 |
50 |
張子凡 |
林劍 |
宿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4 |
2024LYG0107S |
119°24′47″ |
34°39′20″ |
連云區板橋街道利民小區北西側山坡 |
滑坡 |
中等 |
9 |
100 |
張志剛 |
陳嘉峰 |
板橋街道辦事處宣傳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15 |
2024LYG0109S |
119°28′46.1″ |
34°42′28.9″ |
連云區高公島街道海濱大道黃窩—高公島段 |
崩塌 |
中等 |
5 |
100 |
惠志華 |
李俐 |
高公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6 |
2024LYG0116S |
119°21′2.5″ |
34°43′13.2″ |
連云區云山街道永晉大酒店東北側、體育館東側 |
崩塌 |
大 |
20 |
1000 |
楊思嘉 |
趙洪強 |
云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7 |
2024LYG0122S |
119°24′43.1″ |
34°41′25.6″ |
連云區云山街道黃崖采石場東端劉廣洋住宅東北側 |
崩塌 |
中等 |
3 |
150 |
徐新君 |
趙洪強 |
云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