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4258248/2018-00068 | 分 類 | 其他/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市信息中心 | 發文日期 | 2018-07-05 |
標 題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連區政辦發〔2018〕79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各街道辦事處,區各有關單位:《連云區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 ||
時 效 | 有效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時間:2018-07-05 00:00:00 來源:市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
各街道辦事處,區各有關單位:
《連云區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7月5日
連云區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2018年度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江蘇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江蘇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江蘇省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連云港市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減災防災救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科學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個環節,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為核心,強化全社會地質災害防范意識和能力,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全面提高我區地質災害防治水平,為推進我區“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和“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二)基本原則。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明確各街道辦事處的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做到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科學運用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等多種手段,有效規避災害風險;堅持專群結合、群測群防,充分發揮專業監測機構作用,緊緊依靠廣大基層群眾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誰引發、誰治理,對工程建設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明確防災責任單位,切實落實防范治理責任。
(三)工作目標。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評價精度進一步調高,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全面監控;積極開展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災情、險情得到及時監控和有效處置;對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造成直接威脅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分期治理;應急處置能力和基層防災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全區地質災害現狀
我區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等突發地質災害,其時空分布與地質環境和氣候條件關系極為密切,強降雨、不合理工程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間上,滑坡、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危害嚴重,主要分布在我區墟溝、海州灣、連云、連島、板橋、云山、宿城、高公島8個街道,分布范圍較廣;在時間上,滑坡、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6-9月的雨季。截至2018年5月,全區共發現滑坡、崩塌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8處。其中,墟溝街道2處,海州灣街道3處,連云街道2處,連島街道2處,板橋街道1處,云山街道1處,宿城街道4處,高公島街道3處,直接受威脅人口230余人,直接受威脅財產5000余萬元。
三、2018年地質災害威脅對象與范圍
墟溝街道隱患點2處。平山西小山(南坡面)金源金鳳凰城三期北側邊坡隱患點,部分坡面分布有危石,對金源金鳳凰小區居民樓及過往車輛行人安全具有威脅,目前治理已基本完成。西小山路15號西園社區強華小區隱患點,此處為巖質斜坡,危巖主要位于坡頂和坡中部,且部分已發生崩落,威脅小區居民樓及過往人員安全。
海州灣街道隱患點3處。營山社區劉溝小區東西兩側隱患點,該段原為采石宕口,北側坡面較緩,一般35°-40°,為順層坡,但坡頂有危石、浮石;東側坡面坡度50°-80°,為斜交坡面,對山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西墅安置小區北側隱患點,山體人工采石形成的陡坡,為斜交坡,存在危巖、浮石,目前正在治理中。
連云街道隱患點2處。云臺山隧道北出口兩側及磨刀塘段隱患點,主要為修路形成的陡坡,斜交坡。都曾發生過坍塌現象,危及路上行人與車輛安全。連云街道陶庵社區龐溝橋環山路隱患點,有幾處危巖體懸于環山公路坡頂,最大塊度10米見方,2017年坡體進行了局部治理,但仍有局部危巖石危威脅到山下居民及過往行人車輛安全。
連島街道隱患點2處。連島環島公路南大嘴段隱患點,該段為修路形成的不穩定陡坡,順向坡,全長約150米,坡高3-10m,存在危石、浮石,坡面可見光滑的順層滑動面,威脅坡腳過往行人和車輛安全。西連島安置小區隱患點,小區東側山體坡度較陡,人工切坡形成,存在危石、浮石,威脅坡腳小區居民樓及過往行人安全。
板橋街道隱患點1處。板橋街道利民小區北西側山坡隱患點,山坡主要由土體組成,含較多碎石和塊石,斜坡坡體上水土流失嚴重,有多處溶蝕溝和溶蝕漏斗。如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坡體長期受到雨水浸潤、沖刷,在重力作用下土體沿基巖面可能發生整體滑動,坡體上大塊石可能順坡滾下,威脅坡下板橋街道利民小區部分居民。
云山街道隱患點1處。云山街道永晉大酒店東北側隱患點,該點為停采多年露采礦山宕口邊坡,坡面局部為順層坡,且分布有軟弱夾層,坡頂發育有裂縫,坡面發育多條縱橫交錯的拉張裂隙,坡面巖體破碎嚴重,部分巖體開裂有加劇變大趨勢,隨時有崩塌掉落風險,威脅坡腳西南側的居民樓、永晉大酒店及停車場,西側的云山街道體育館。
宿城街道隱患點4處。留云嶺村西隱患點,曾發生過殘坡積土層糯滑變形現象,險區內6戶居民房屋均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東崖屋村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3戶居民,其中險區內較為嚴重的是山體上有一懸空巨石,直接威脅坡下1戶居民3人及其財產安全。大竹園村地質災害隱患點,也曾發生過殘坡積土層糯滑變形現象,涉及1戶居民。高莊村南山灣組地質災害隱患點,山頂有危石,危及山下3戶居民。
高公島街道隱患點3處。黃窩村三組隱患點,險區內2戶居民,滑坡體寬約20m,縱向長約30m,高差約15 m,2012年曾發生過小型滑坡。黃窩村一、二組隱患點,重點為二組坡上六塊危石,順向坡,威脅下方3戶居民安全。高公島街道海濱大道黃窩至高公島段隱患點,該點為修路時人工切坡形成,坡面見大量危巖體,坡腳見大量堆積體,最大塊度可到1米見方,威脅過往車輛及行人安全,目前正在治理排除中。
四、2018年地質災害發育趨勢
(一)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特殊類巖土(軟土)等類型為主,突發性強,防范難度大。
(二)地質災害多發生于山體和露采礦山周邊,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較大,開山采石、切坡建房、道路修筑等人為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
(三)崩塌、滑坡類型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與強降雨、極端氣候關系密切。特別是汛期和連續降雨期間,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可能會增多。
五、2018年地質災害防治任務
(一)重點防治地區。我區地災重點防治地區為:海州灣街道營山社區劉溝小區后東西兩側隱患點;墟溝街道西園社區強華小區隱患點;連云街道隧道兩側及磨刀塘段及陶庵社區龐溝橋環山路隱患點;連島街道西連島安置小區東隱患點;云山街道永晉大酒店東北側隱患點,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為主;宿城街道留云嶺村和東崖屋村隱患點;高公島街道黃窩一、二組隱患點。這些地區在汛前要重點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群測群防責任制,將監測、預防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
(二)重點防范期。根據我區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生規律和特點,區域降雨特點、趨勢和歷年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發展情況分析,我區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6-9月份。其發生次數與降雨量、降雨強度和極端氣候有著直接關系。各街道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及時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對各種隱患及防范實施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監測,設立警示標志,遇到險情要及時組織危險區居民和財產轉移,避免人員傷亡,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度汛。
六、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各街道主要負責人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要逐級建立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并作為重要指標。要堅持科學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個環節,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認真落實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的各項規定,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突出重點,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各街道要認真落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在重點防范期內,組織安監、國土、水利、建設等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學校、居民點、旅游景區、重要工程等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要組織經常性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巡回檢查,及時掌握隱患點發展變化情況,更新完善以街道、社區居委會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網絡。對已查明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隱患點,要逐區逐點落實監測責任主體和監測責任人員,并配備簡便實用的監測預警預報設備和工具,及時掌握隱患點發展變化情況。
(三)完善預案,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各街道要進一步完善本行政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逐點制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逐人逐戶發放防災責任卡或防災明白卡。有條件的街道應針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應急避險演練,特別是要開展以受威脅群眾為對象的應急演練,讓群眾了解掌握預警信號和逃生路線,確保遇險時人員能有序快速撤離,提高受威脅群眾的臨災避險能力。各街道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地質災害應急技術人員,配備必要的交通、通信和專業設備,通過委托、購買服務等形式,進一步充實專業監測力量,完善專業隊伍和專家駐守制度,促進群測群防與專業監測有機結合,提高監測預警水平,形成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要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準備工作,一旦出現險情或災情,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街道要認真制定2018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由本級政府印發實施,并報市國土連云分局備案。
(四)堅持部門聯動,協同應對突發地質災害。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工作;經發、國土、教育、民政、住建、農水、旅游、安監、氣象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各部門之間要加強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合力,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水平。
(五)積極籌措資金,加大防治投入力度。各街道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防治經費重點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勘查與工程治理、搬遷避讓、裝備與管理能力建設。加大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力度,按照“優先搬遷避讓、加快工程治理”的原則,對受威脅人員能搬遷安置的盡快搬遷。暫時無法搬遷的,按照輕重緩急,科學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因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治理費用,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負責。通過實施工程治理,逐步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六)強化工程監管,減少人為誘發地質災害。各街道及相關部門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加強源頭把控,在建設項目規劃選址、用地預審階段,要嚴格審核把關,盡可能避開山體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對經評估認為應當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建設項目,嚴格落實設計、施工、驗收“三同時”要求,避免因工程建設活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
(七)加強地災宣傳培訓,提高災害防治意識。各街道要多層次、多期次組織開展以前兆識別、監測預警、臨災避險、信息報送、應急處置等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防治業務培訓教育活動,提高防災責任人、群測群防員的履職盡責能力和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技能。各地要充分利用防災減災日、土地日、環境日等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普及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科普常識,提高群眾保護地質環境、防范地質災害意識,營造良好的防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