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4258248/2022-00147 | 分 類 | 衛生、體育/體育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22-08-17 |
標 題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 ||
文 號 | 連區政辦發〔2022〕92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連云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時 效 | 有效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 時間:2022-09-06 16:54:13 來源: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閱讀次數:
各街道辦事處、前三島鄉人民政府,各功能板塊,區各委辦局,區各直屬單位:
《連云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7日
連云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不斷加快體育強市建設,進一步發展我區全民健身事業,持續提升城鄉居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根據《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令第560號)、《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辦發〔2021〕61號)、《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按照體育強區建設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守安全底線,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更加充分,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4.36平方米,健身人群更加廣泛,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到61.25%以上,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1人,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比例達93.8%。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體系
1.提升設施資源配置效能。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統計調查制度,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深化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加入全省室外健身設施器材平臺,開展室外健身設施器材專項清理行動,健全管護制度,提高管護成效。實施均衡配置和差異化供給相結合,跟進區規劃調整,精準設計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布局,大力普及貼近基層、方便可達、優勢互補、親民便民的體育設施。(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經發局、區住建局、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資源分局)
2.均衡配置公共體育設施。根據連云區空間布局和群眾需求,有效利用公共空間,合理規劃體育設施,將體育健身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推動公共體育設施提檔升級,強化基層體育服務功能,提升城鄉一體化“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水平,健全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設施服務體系。(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住建局)
3.完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鞏固拓展區、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資源優勢,推動完善體育健身圈、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社區健身中心等場地設施空間布局。引導各街道結合區域位置、地形地貌、資源稟賦、人口分布等要素,建設布局合理、特色明顯、功能互補的體育公園和健身步道。將室內健身房納入社區服務圈和便民生活圈公共基礎設施組成內容,因地制宜推進社區大眾健身房建設工作。到2025年,全區新增體育公園總數1個、新增健身步道5公里。(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經發局、區住建局、區財政局、資源分局)
4.推進場地設施共建共享。支持和落實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設施建設和運營,開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綜合試點,推進場館“改造功能、改革機制”,探索優化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績效管理方式。推動公共體育場館智慧化改造升級,提升體育場館服務智能化水平。合理規劃體育與文化、養老、醫療等公共設施共享聯動的復合型設施建設,做好場館應急避難(險)功能轉換預案,發揮“平戰”兩用功能,提升場館使用效益。推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工作,加大公共體育場館向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開放力度。(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衛健委、區應急管理局、資源分局)
(二)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
5.開展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完善覆蓋全區、城鄉貫通的群眾性賽事活動體系,建立健全多元主體參與、線上線下結合的辦賽機制,推廣國家運動項目辦賽指南和參賽指引,舉辦運動項目業余聯賽。積極開展健身氣功、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按照一街道一品牌的要求,各街道每年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群眾體育活動,建立健全群眾性賽事活動安全風險評估機制,保障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開展,繼續承辦老年人體育節,開發適合老年人參與的健身休閑項目,豐富社區養老健身服務,支持企事業單位創造健身條件。(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體育總會成員單位)
6.實施群眾健身項目等級制和達標制。繼續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推廣面向大眾的體育運動水平等級標準及評價體系,支持國民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專業健身社會機構等參與群眾業余鍛煉等級評價,積極開展群眾鍛煉等級評價與信息反饋,落實業余鍛煉達標制、段位制、等級制等榮譽體系,提高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和意識。(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體育總會成員單位)
(三)健全體育社會組織運行體系
7.深化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推動體育社團分類改革,按照規范化、社會化、實體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引導體育社團依照法規政策和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繼續完善等級評估制。有序推進政府職能轉移,加大購買服務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激發體育組織活力。(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體育總會成員單位)
8.引導扶持基層體育組織發展。重點推動體育社會組織向街道覆蓋延伸,鼓勵按照“1+X+Y”模式建立社會團體、俱樂部、健身團隊等各類體育社會組織,注重發揮體育總會樞紐作用,注重發展群眾廣泛參與的運動項目協會,給予相關政策扶持,提高體育服務水平,積極引導體育社會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和體育志愿服務,發揮體育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助力社會和諧。(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
(四)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體系
9.壯大群眾身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深化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制度改革,及時完善江蘇省社會體育指導員信息平臺信息,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質量和指導水平,將社會體育指導員納入全區志愿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激勵與評價機制,激發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熱情,宣傳和推廣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和技能等級認證制度,提高指導服務率,落實支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科學健身指導,開展線上線下志愿服務。(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文明辦、區人社局)
(五)推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10.強化體教融合。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體教融合落地落實,提升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學校體育深化改革,開齊開足體育課,確保學生在校每天體育活動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掌握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習慣,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體育活動網絡,鼓勵多元主體組織形式多樣的青少年體育活動,落實《連云港市青少年競技體育振興計劃(2019—2026)》,夯實青少年競技體育人才基礎,促進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全面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兒童青少年肥胖率、近視率得到有效控制,體質健康水平顯著提升。(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區教育局)
11.深化體旅融合。實施《深化體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培育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和創新項目,推動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風情類特色小鎮等,增加體育設施、豐富體育內容,拓展水上、山地戶外等時尚運動項目,形成一批體現體旅融合特色的“網紅”打卡地,利用海上云臺山、連島、北固山等山海特色資源,重點開發水上運動、山地越野、沙灘排球等特色活動,開展徒步走、登山、馬拉松、自行車、定向運動等休閑體育活動。打造特色精品體育旅游線路。(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文體和旅游局)
12.拓展體衛融合。健全體衛融合聯席會議機制,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模式,支持醫療機構建設康復科室,開設運動醫學門診,扶持健身氣功、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項目,支持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責任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區衛健委、區文體和旅游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 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強化政府全民健身工作主體責任。加強對全民健身工作的組織領導,把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重點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加以推進和考核,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工作任務、完善監管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二)強化政策保障。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辦發〔2021〕61號文)要求,統籌規劃全民健身設施用地,將公共體育設施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依法依規辦理用地手續,制定并向社會公布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或非體育建筑目錄,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把全民健身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大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力度,制定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指導性目錄。(責任部門: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文體和旅游局、資源分局)
(三)筑牢安全底線。加強監管各類健身設施的安全運行。加大對公共體育場館、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的安全檢查力度,公共體育場館配置急救設備,確保場館設施開放服務達到防疫、應急、疏散、產品質量和消防安全標準,建立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防范、應急保障機制,落實重大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和要求,做好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防疫指引。落實戶外運動安全管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責任部門:區文體和旅游局、區衛健委、區應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