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1425818-4/2019-00022 | 分 類 | 商貿、海關、旅游 /決議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文廣旅局 | 發文日期 | 2019-06-05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第89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連區文體旅〔2019〕42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尊敬的張曉靜委員:您提出的《關于連云區推進全域旅游綠色發展情況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2017年以來,連云區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系統化思維為統領,以“高鐵時代到來,旅游準備好了”為近期目標,精準聚焦最具優勢、最具特色山海資源,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推動旅游大區向旅游強區邁進,勇當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急先鋒。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第89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張曉靜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連云區推進全域旅游綠色發展情況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2017年以來,連云區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系統化思維為統領,以“高鐵時代到來,旅游準備好了”為近期目標,精準聚焦最具優勢、最具特色山海資源,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推動旅游大區向旅游強區邁進,勇當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急先鋒。
您關于加強產業配套、注重民俗文化、培育市場消費、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具體建議,十分契合連云區全域旅游發展總體思路,圍繞上述建議,連云區重點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統籌旅游規劃引領創建開展。堅持國際化視野、高標準定位、大手筆運作,系統編制全域旅游規劃方案,集中優勢力量搶打全域旅游“攻堅戰”,重點打造連島、海上云臺山兩個國家5A級景區,努力構建東郵(郵輪港)、西岸(10KM黃金海岸)、南高(高公島)、北連(連島)、中海(在海一方)全域旅游新格局。海上,以連島國際旅游島創建為契機,推動國際郵輪掛靠港建設,加快推進“海州灣之星”游輪運營,串聯開通海上旅游航線。陸上,系統整合海上云臺山、老街、新城等旅游資源,加快宿城云霧風情小鎮和“海濱城市客廳”建設,形成有機串聯。空中,實施海上云臺山至連島跨海索道項目,年內開通連島至花果山的直升機觀光航線和低空飛行項目,打造空中旅游新高地。
統籌體制機制夯實組織保障。創新體制機制,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設立區旅游綜合監管辦公室、旅游警察中隊、市場監管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推廣“1+3+N”旅游綜合執法模式,全力打造全域旅游輿情跟蹤化解機制。結合本次機構改革先行先試,下放旅游、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216項行政執法事項,在連島成立行政綜合執法局,全面承擔轄區旅游市場監管工作。創新運營模式,整合連島、海上云臺山、連云港老街等優質旅游資源,注冊10億資本組建海州灣文旅集團,開展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化運作。聘請巔峰智業等專業團隊,托管運營部分景區。探索多種合作經營模式,與騰訊集團等合作,建成全域旅游智慧監管平臺和大數據中心,發行“山海智旅”一卡通,打造智慧旅游新引擎。
統籌基礎配套打造服務標桿。以主客共享為導向,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停車場、交通標識標牌和無線網絡覆蓋四大專項行動,新建、改建旅游廁所38座和連島、云臺山等大型景區停車場45.6萬平米。完善交通配套,全面迎接高鐵時代到來。連云港高鐵站至連云區設計100KM/小時的市郊鐵路2月12日開工建設,9月建成后將與BRT互為補充,打通高鐵至連云區最后一公里。完成全區旅游標識標牌“中英日韓”四國語言標準化提升改造,在已開通至全區各重點景區的游3、游5、游6、游7等旅游直通車的基礎上,新開通優化38路,游10路、游11路、游12路和B20路公交車,串聯連島、海上云臺山、連云老街、高公島、國展中心以及連云新城等旅游資源富集區和重要旅游節點。
兩年來,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實施重點旅游項目38個。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結下了累累碩果。連云港海濱旅游度假區獲批省級旅游度假區;連島獲評“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江蘇“最美水地標”、江蘇“十佳體育公園”等稱號;連島環島路、北固山健康步道榮獲“江蘇最美跑步線路”;海濱大道連云段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旅游風景道”;海上云臺山景區獲評“全國森林養生基地”、“省生態旅游示范區”稱號;連島、宿城作為全市僅有的兩個街道,入圍省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單位。2018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4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0億元,較創建期前分別增長59%和38.3%。旅游業成為富民強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再次感謝您對連云旅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的對連云區旅游工作保持關注。
連云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201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