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免费A∨中文高清乱码专区,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

當前位置:首頁 >政府文件> 區統計局文件
索 引 號 14253113/2018-00023 分 類 其他/其他 /
發布機構 連云區 發文日期 2018-08-03
標 題 2017年連云港市連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文 號 無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連云區緊緊圍繞“兩聚一高”目標要求,深入實施“3456”發展戰略,奮力推進“五大工程”,團結拼搏,克難奮進,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一、綜合綜合實力持續提升。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57億元,增長7.4%。GDP內部結構不斷優化,三產對GDP拉動持續增大,一產、二產占比均比去年有所下降。
時 效 有效

2017年連云港市連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連云區緊緊圍繞“兩聚一高”目標要求,深入實施“3456”發展戰略,奮力推進“五大工程”,團結拼搏,克難奮進,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一、綜合

綜合實力持續提升。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57億元,增長7.4%。GDP內部結構不斷優化,三產對GDP拉動持續增大,一產、二產占比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1億元,增長0.4%;第二產業增加值53.4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82.55億元,增長8.0%。全區經濟結構由2016年4.3:37.4:58.3調整為4.0:37.7:58.3,一產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3個百分點,二產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三產比去年同期持平。

二、農業

農漁業穩步發展。茶葉、食用菌等特色板塊做大做強,40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完成銷售31億元,同比增長12%。高公島紫菜產業園主體建成,紫菜養殖面積達15萬畝,鮮菜產量10萬噸,紫菜交易所場內成交11.4億張,成交額近8億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編制完成豐益油脂科技產業園、綠能小鎮發展規劃,圍繞發展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明確產業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主導產業發展壯大,鹽化油化、金屬材料實現產值91.5億元,占規模工業比重提高到85%,華樂不銹鋼60萬噸冷軋、三吉利鄰甲酚等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0.38億元,增長12.58%;工業增加值23.43億元,增長9.0%;工業技改投入3.92億元,增長379%

建筑業生產保持平穩態勢。2017年,全區實現建筑業增加值7.98億元,增長2.7%。17家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共實現建筑業施工產值27.39億元,下降12.72%。竣工產值26.15億元,下降5.7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180.07萬平方米,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38.35萬平方米;期末從業人員達9443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不繼擴大。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22.63億元,較上年下降26.8%。其中一產投資3.73億元,二產投資107.85億,三產投資111.05億元。

房地產開發市場穩中有升。全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0.4億元,增長9.8%。全年房地產投資完成19.76億元,增長21.23%;房屋施工面積222.19萬平方米,增長30.88%;其中住宅面積133.88萬平方米,增長35.01%;竣工房屋面積完成9.13萬平方米,下降23.85%,商品房銷售面積34.72萬平方米,增長27.37%。

五、城市建設

城市面貌展現新形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彰顯海濱城市特色,城市家具標準化建設全國領先,全省城市治理與服務現場推進會在我區視頻連線。功能品質不斷提升。新城建設有序推進,省海濱康復醫院加快建設,金海二橋主體完工。城區路網逐步完善,院前上跨立交、云和路改造、核電北路、桃源路提升建成通車,841隧道整治工程開工,中華路西延有序推進。北固山健康步道、新絲路零點公園建成開放,新增綠化面積50萬平方米。統籌推進舊城改造和棚戶區改造,完成房屋征收20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10萬平方米,治理危舊房1.5萬平方米。城市管理全面加強。創衛、創文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主干道、窗口地段機械化清掃率達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強化市容秩序整治,完成12條主干道城市家具標準化改造,拆除違建10.5萬平方米,12345政府熱線與智慧城管平臺處置各類案件3.6萬件,結案率達99.3%。完成宿城桃源路、城市主干道155棟樓體亮化。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黃窩村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柳河村創建省級美麗鄉村,西連島村通過市級美麗鄉村驗收,李莊、大竹園、留云嶺、黃窩村申報市級特色田園鄉村。

六、服務業、旅游與國內貿易

現代服務業活力增強。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推動跨境電商集聚發展。建成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小紅書、ebay等知名電商平臺簽約落戶,“點點通”公共平臺入駐企業23家,海運直購常態化運營。現代物流業繁榮發展,規模以上物流企業營業收入170億元,增長15%。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蓬勃發展,新城租賃式辦公、豐惠廣場投入使用。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52億元,增長11.3%,服務業增加值82.55億元,增長8.0%,服務業占GDP比重達58.3%

全域旅游實現新突破。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統領,加快旅游設施建設,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旅游業實現快速發展,全區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35%25%體制機制優化創新。成立全市首個旅游發展委員會,組建文旅集團,建立完善“1+3+N”旅游綜合執法模式,組建綜合監管辦公室,成立旅游警察中隊、市場監管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形成常態長效綜合監管機制。規劃建設提檔升級。完善全域旅游規劃體系,系統編制《全域旅游總體規劃》等各類規劃方案50余項。組建全域旅游創建組團,累計投資46億元,“八間房”民宿、海上云臺山游客中心等31個項目建成運營,省級連云港海濱旅游度假區通過驗收,連島、宿城分獲省首批“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和培育單位。旅游設施不斷完善。持續推進旅游廁所、停車場、交通標識標牌和無線網覆蓋四大專項行動,新建改造旅游廁所28座,建成景區停車場46萬平方米,更新旅游標識標牌102塊,無線網實現景區全覆蓋,智慧旅游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品牌形象有效彰顯。組建區旅游營銷中心,依托主流媒體,開展總體形象宣傳和旅游目的地營銷,連島榮獲全省最美水聚落稱號,連島海濱體育公園榮獲省十佳體育公園,海濱大道獲評首批省旅游風景道,北固山健康步道獲評江蘇最美跑步線路。高水平策劃系列旅游節慶活動,舉辦連云港之夏等大型文旅活動16場。多措并舉規范旅游市場,集中整治攔車拉客、欺客宰客行為,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全區共新設企業866戶,新增注冊資本105.93億元;新設個體工商戶1784戶,資金總額1.41億元。目前,全區累計注冊企業4499戶,注冊資本196.81億元;個體工商戶累計11661戶,資金總額8.09億元。

七、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深化拓展。設立中亞、韓國和深圳商務聯絡代表處,主動對接外企、民營強企和中字號、國字號大企業,與港口集團、中外運等駐區單位建立聯動發展機制。開展各類招商活動220批次,洽談入庫項目38個,成功簽約項目10個,其中過億元項目6個,總投資28.5億元。全區實際到賬外資7506萬美元,100.1%。同比增長63%。

外貿出口增勢強勁。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5.4億美元,同比增長31%。

八、財政

財政收支平衡。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25億元,同比增長8.7%。稅收收入8.7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32%。從收入結構看,稅收收入8.74億元,增長8.57%;非稅收入1.5億元,降低7.46%。從稅種看,增值稅41979萬元,增長72.55%,占全部稅收的48.02%;營業稅197萬元,均為上年末甩尾收入,因“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本年度無營業稅收入;企業所得稅10201萬元,增長8.03%,占全部稅收的11.67%。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3億元,增長10.47%;基金支出2.69億元,增長25.93%。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502萬元,增長9.76%;教育支出30100萬元,增長5.41%;科學技術支出1412萬元,增長10.8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879萬元,增長10.5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429萬元,增長26.94%;醫療衛生支出4585萬元,增長14.60%;節能環保支出5889萬元,增長3.7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291萬元,增長36.09%;農林水事務支出5410萬元,增長0.06%;交通運輸支出255萬元,下降56.63%;其他支出20566萬元,增長7.96%。

九、社會事業

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聚焦群眾所盼,回應群眾關切,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惠民實事有效落實。環山低壓片區供水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北固山片區、西連島后山自來水提升改造完成,宿城自來水管線鋪設1200米,連島、宿城燃氣主管道竣工。完成石嶺路等小街巷改造30條,新增路燈360盞。板橋鴻橋花園一、二期安置房竣工,新增保障性住房483套。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425元提高到470元,惠及全區5.3萬城鄉居民。累計撥付財政補助1260萬元,用于城鄉低保、孤兒、重殘、臨時救助,以及養老機構建設及尊老金發放,同比增長23%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圣奧本國際雙語學校順利開學,蒼梧小學與云山小學集團化辦學協議正式簽訂,推進清華附中連云港學校建設。辦學條件全面改善,連云、高公島中心幼兒園園舍改造完成,云山小學新校區主體驗收,完成基建維修項目72個,惠及17所學校。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改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新增緊密型“醫聯體”1家,與省海濱康復醫院共建“康聯體”,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61%。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非遺館建成開放,承辦市級以上體育賽事9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00余場。社會治理有效改進。開展“三打一整治”等專項行動,城區“兩搶一盜”案件下降15.3%。堅持依法維穩,有效防范化解各類矛盾。推進區街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群眾安全感和法治建設滿意度不斷提升,獲評省平安區。強化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創成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27家,創建率全市第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獲評省危化企業監管先進單位,通過全國平安漁業示范縣(區)省級考核。組織食品質量抽檢1200批次,區食品快速檢測中心建成使用,積極創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區,全力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通過省計量惠民示范區考核。

生態環境實現新優化。以“263”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化環境污染防治,加強生態修復保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通過省級生態區考核驗收。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嚴格落實“河長制”、“灣長制”,北排淡河“115”整治工程強勢推進,疏浚河道30公里,整治澗溝19條,拆除河道沿線違建6萬平方米,全面完成畜禽養殖場清理。新建、疏通污水管網19.4公里,主城區污水接管率達80%,板橋污水處理廠達標運行。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取締主城區經營性燃煤設施,實現減煤9000噸,完成54家餐飲企業油煙治理,秸稈禁燒連續七年“零火點”。關停海水化工、杰邦化工,治理化工企業9家。全區PM2.5平均濃度下降10.4%,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1.6%,位居全省前列。生態修復扎實推進。完成黃草溝采石塘口整治復綠,羊山島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竣工,臨洪河口濕地公園啟動建設。完成綠化造林1000畝,森林撫育6000畝,森林覆蓋率達43%。推進智慧防火體系建設,區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建成使用,全區防火卡口監控實現全覆蓋。

改革創新激發新活力。統籌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創新舉措,擴大對外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重點改革持續深入。深化“放管服”改革,連云開發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成功運行,率先在全省推動“區域評”落地見效,顯著提高項目審批效率。推行“不見面”審批,行政審批“網上辦”事項達94.6%,辦理審批事項2350項。開展零距離便民服務試點,提供無償代辦服務1100例。完成17個村股份制改革,統籌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管校聘”改革,義務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斷提升。

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設立100萬元的科技創新引導資金、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蘇北科技專項項目2個、省“蘇科貸”項目2個、省高新技術產品3個。深化產學研合作,達成合作項目10個。成功舉辦2017海州灣人才峰會,成立五大產業發展研究院,專業人才加快集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區域人口規模繼續擴大。隨著城區規模的擴大,經濟的發展的加快,全區人口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末,全區(含徐圩新區)戶籍人口176200人,口徑較上年末減少1151人,下降0.65%。不含市開發區、徐圩新區,全區戶籍人口133612人,同口徑較上年末減少501人,下降0.37%。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40.9元,增長9.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6.9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4.8元,增長9.2%。

注:1、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統計數據以《連云區統計年鑒》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