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142583051/2022-00001 | 分 類 | 其他/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司法局 | 發文日期 | 2021-12-29 |
標 題 | 連云區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2021年,連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區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加強黨委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一領導,堅持依法行政,積極探索創新,全力推動《連云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中35項任務的落實 | ||
時 效 | 有效 |
連云區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2021年,連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區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加強黨委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一領導,堅持依法行政,積極探索創新,全力推動《連云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中35項任務的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成效明顯,群眾滿意度、政府公信力、營商法治環境不斷提升,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統籌協調,政府職能履行法治水平持續提升
1.深化“放管服”改革,利企便民服務高質發展。以政務服務事項“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減環節”為抓手,大力推行“簡化辦、一網辦、就近辦、一次辦”等便民措施,截匯總區級部門行政許可事項權力清單,梳理改革優化措施的事項,全區共辦件2.54萬件,六類行政權力事項入庫完整率100%,辦事指南完整度100%,事項辦理時限壓縮度93.4%。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認領省市清單35項。繼續深化“一件事”改革,梳理出線上“一件事”事項58項。建立電子證照庫,完成28種證照采集工作,電子證照庫共匯聚電子證照1.36萬個。印發《連云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工程建設審批事項從80項減少到42項。完成74項高頻“跨省通辦”事項清單梳理,進一步提升群眾異地辦事便利度。
2.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印發《連云區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提出了2021年的工作目標及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發展環境5個維度60項具體任務。圍繞企業和群眾需求,著力破解反映強烈的問題,印發《連云區營商環境“紅黑榜”發布的實施意見》。收集整理出區級36個部門相關惠企政策19條,確保政策全面及時惠及各類市場主體,努力實現“政策”和“落地”之間“零距離”。開辟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圍繞投資項目申報審批,結合實際情況分環節分階段提供全程幫辦代辦服務。積極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系統數據報送。
3.加強重點領域監管,有效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請專家60多人,對全區12家危化企業進行“把脈會診”,為企業排除安全隱患260多條。引進3家第三方服務機構、小微標準化評審機構,推動企業完成標準化創建、雙重預防、應急預案修訂等工作,121家小微企業完成標準化創建,174家企業建立雙重預防機制,規上企業三級標準化創建實現全覆蓋,企業本質安全得到有效夯實。推動企業自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持續打擊整治涉漁“三無”船舶。先后開展涉漁“三無”船舶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清理整治周行動、“雷霆”行動等,組織海警、海事、公安、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行動15次,有效維護漁業生產秩序。強化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印發《連云區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制度和管理規定》,每季度均深入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督查督導,總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制度。
4.深化平安連云建設,全面筑牢平安防線。進一步完善治安防控體系。穩步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新建公安監控396路,融合社會面監控資源1820路,主城區技防覆蓋率達95%以上,其他地區覆蓋率達90%以上。建成“海陸港聯勤防控體系、5G圖傳系統、人像追蹤、AR全景”四個實戰模塊,實現連島景區警力可視化指揮、智能化調度、警情與視頻監控快速聯動。發動平安志愿者、網格員等社會力量構筑治安防范、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出臺《關于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鞏固專項斗爭成果的實施意見》,從7個方面制定目標、細化任務、壓實責任。成立區掃黑除惡斗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落實涉黑涉惡案件銜接工作機制、重大案件會商會辦制度。深化“追逃犯、反詐騙、打盜搶、防極端”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搶銷、黃賭毒、食藥環、涉槍涉爆等各類違法犯罪,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涉詐重點人員、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以高壓嚴打態勢維護社會治安持續穩定。2021年,全區刑事案件總數、侵財案件數、電詐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16.3%、14.8%和44.6%。
(二)推動落實依法科學民主決策,行政決策質量逐步提高
面向全區各單位征集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經梳理篩選確定云山實驗學校地塊舊城改造征收等6個事項列入區政府形成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并落實跟蹤反饋機制,及時通報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執行情況,落實重大行政決策“五項程序”,暢通公眾參與公共決策渠道,充分聽取社會公眾意見。配齊配強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力量,配備專人從事合法性審核工作,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率100%,集體討論率100%。完成區政府法律顧問調整,全面發揮法律顧問為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論證起草、行政執法監督等工作提供咨詢、建議的作用。截至目前,審核把關各類規范性、政策性文件5件,參與政府決策會辦30余次,審查政府合同90余件,出具審查意見100余份,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行政合同合法性審核率達100%。
(三)深化基層綜合執法改革,執法規范化制度不斷完善
加快推進鄉街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基層行政執法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印發《連云區進一步推進鄉街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梳理出《連云區賦予鄉街集中行使的行政處罰權力清單》159項并向社會公示,組織各鄉街行政執法人員100余人參加行政執法資格證考試,開展專題業務培訓3場次受眾500余人次,實現37家(含市開發區、徐圩新區)基層執法單位全覆蓋,基層法制服務保障隊伍不斷壯大,基層執法能力水平大幅提升。持續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各行政執法機關均制定完成記錄清單、審核清單,明確法制審核人員,落實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的執法結果、執法信息公示要求。推廣應用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平臺完善數據錄入。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對區經發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開展執法監督檢查14次,推動轄區法治環境持續完善。印發《連云區規范行政裁量權工作實施意見》,推進各有關部門以頂層設計已建立的有關行政執法機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為依據,完善本部門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
(四)制約監督體系有效運行,推進行政權力陽光運行
常態化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美麗連云”等政務新媒體,累計發布各類信息3010條,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862條,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0件,按時辦結率100%。加強政策解讀工作。重大政策公開發布后3個工作日內在區政府門戶網站進行解讀,今年已開展政策解讀16次。依法落實審計監督職責。2021年,區審計局累計完成各類審計項目11個,提出審計建議29條,出具審計報告14份,充分發揮了審計在保障執行、促進發展的重要作用。出臺《關于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構建現代審計監督體系,推動實現審計全覆蓋,首批15家區直內審工作重點推進單位,并對連云街道等5家單位開展了內審調研,為全區經濟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行保駕護航。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政協議案提案建議,共辦理區人大、政協提出的議案提案建議共177件。建立市民代表、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工作制度,開放政府常務會議1次,增強政府決策的公開透明度和民主參與度。
(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強化區域法治服務能力提升。不斷完善“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非訴調解機制,建成非訴訟專區46個,將全區182名網格員納入綜合服務網格,實現基層法治服務網絡全覆蓋。推廣使用“蘇解紛”線上解紛小程序,形成“線下+線上”非訴調解模式,全年調解矛盾糾紛4600余件,多元融合調處成功率98%以上,轉化率增長18%,訴訟率降低14%。在人社、民政、衛健等13家單位成立行政調解委員會,將調解員納入補貼范圍。打造“援助+調解+仲裁”服務模式,已解決勞動爭議600余件,發放調解員補貼3萬余元;為110余名職工、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400余萬元。發揮自貿區非訴訟糾紛“管家服務”品牌優勢,走訪重點企業48家,開展法治體檢34次,提供法律建議52條。深入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設立連云港國際商事仲裁院,建成連云港市涉僑仲裁調解對接工作站、仲裁庭,通過仲調對接機制為轄區內僑企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高效推進行政復議制度改革,投入20余萬元率先完成辦公場所、功能室和聽證室軟硬設施打造。
(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服務效能
拓寬政務服務渠道。大力推進全區電子政務外網雙線建設,形成縱橫雙線全覆蓋格局。目前,已實現經發局、人社局等單位10余個系統遷移至電子政務外網運行,電子政務外網的集約化效應初步顯現。連云區在江蘇政務服務APP上線6個應用,推動連云區“互聯網+政務服務”逐步從“網上辦”邁入“掌上辦”新階段。實現區、街道、村(社區)運維一體化服務。今年以來,各街道、村(社區)共產生線上辦件1.73萬件。推動基礎數據庫建設工作。開展數據資源摸底及編制目錄工作,完成28家單位239條數據目錄編制,上報數據集3個。對區級部門公布68個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應用接口對接目錄,做好區級部門接口申請需求工作。加快基層數據資源與市政務云數據資源共享。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執法。截至目前,共認領目錄清單237項,編制檢查實施清單347項,監管行為覆蓋率100%,全區各部門共報送監管行為數據6141條。
二、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存在的不足
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照新形勢、新任務和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期望,法治政府建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一是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鄉街執法能力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部分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依法履職意識和能力不足,行政執法中還存在不規范現象。三是法律服務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三、2021年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情況
(一)全面貫徹中央、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
認真落實《連云港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辦法》及《連云港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考評辦法(試行)》,對標對表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時調整連云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研究起草《連云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印發《連云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明確35項年度重點任務。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例如:召開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推進鄉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綜合示范創建和單項示范創建。
(二)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
認真落實領導班子集體學法制度,將法治培訓納入區管領導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制定印發《區政府常務會2021年度學法計劃》,按要求開展會前學法和專題學法,截至11月已開展集體學法6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組織區領導和各鄉街、各部門負責人參加旁聽連云區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案件庭審活動,在庭審現場上“法治課”,以實例指導實踐,進一步提升程序觀念和依法履職意識。帶頭參與網上學法、答題活動,全區50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第四屆“學憲法學黨章學考法律”答題活動。
(三)切實加強責任落實督察考評
將法治建設成效作為政績考核指標納入年度綜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等次評定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納入年終述職內容。抓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責任落實督察,對全區各鄉街、各部門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綜合督察,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督察反饋意見,要求相關單位及時整改到位。
四、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主要安排
2022年,我區將全面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目標任務,科學制定“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在法治下推進發展、在發展中完善法治,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重點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各項工作落地,持續推進區級部門“一件事”事項落地實施,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二)規范落實政府行政決策程序。深入貫徹《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推行重大行政決策年度目錄公開制度。加強行政決策執行和評估,推進行政決策督察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制度,推進決策后評估工作。
(三)健全完善行政執法工作體系。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程序,深化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范企業行政檢查和處罰等。
(四)加強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化解。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探索建立行政復議咨詢工作機制和行政復議決定執行的監督機制。加強和規范行政應訴工作,認真做好司法建議落實、反饋工作。
(五)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運行。推動各項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加強對行政執法制約和監督,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加強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制度。
(六)提升政府建設科技保障水平。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加強政務信息聯同共享整合,推進政務數據共享。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督”執法,加快推進智慧執法、加強信息化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