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免费A∨中文高清乱码专区,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機構
索 引 號 0142583051/2024-00020 分 類 其他/其他 /
發布機構 司法局 發文日期 2024-07-01
標 題 2024年全區司法行政工作要點
文 號 無〔〕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2024年全區司法行政工作要點

2024年全區司法行政工作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走在前”“新提升”重大任務,深入落實中央、省市區委政法工作會議、省市司法行政工作會議部署要求,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政治,深化高效能法治保障、高品質法律服務、高水平平安穩定,以有力度的工作、有溫度的服務、有厚度的質效,努力實現各項工作爭先進位。

一、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著力加強政治機關建設

1.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司法行政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部署,抓實政治建設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學思踐悟,組織“重走英雄路”“新黨員入黨第一課”“青年理論學習分享交流”等活動,選樹先進典型,配合開展“人民滿意先鋒崗”“一支部一品牌”創建和“最美司法行政人”評選。(辦公室)

2.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匹配,提高統籌謀劃、風險防控、群眾工作、改革創新、科技運用能力,鼓勵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提高干部法治素養,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履職本領。(辦公室)

3.強化實踐鍛煉,把人民群眾滿意度、市場主體感受度、服務中心大局貢獻度作為評判標準,工作到基層,歷練在一線,激勵約束并重,鼓勵干部職工擔當作為、拼搏實干。(辦公室)

4.對司法行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始終堅持嚴的要求,開展隊伍思想狀況分析研判,抓好警示教育。(辦公室)

5.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涉政涉敏涉法熱點輿情預防處置機制,規范黨員干部“八小時外行為”,保證全系統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可控。(辦公室)

6.加強宣傳推介機制建設,提高宣傳水平,為司法行政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辦公室)

7.深化司法行政人職業生涯全過程榮譽體系建設,加大典型培育。(辦公室)

二、強化統抓協調作用,大力推進法治連云建設

8.探索統抓法治建設實踐新樣本,調整完善委員會、辦公室和協調小組工作規則,推進工作向實務實,強化統籌協調,推進責任落實,結合實際培育法治重點項目。(法治調研督察科)

9.建立健全統籌調度、督促檢查、信息聯絡、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發揮績效考核、法治督察功能,區委全面依法治區議事協調機構辦事機構的職能作用落到底見實效。(法治調研督察科)

10.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約束機制,推動述法制度與其他工作的關聯貫通、一體推動。(法治調研督察科)

11.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要求,深化實施全面依法治區“一規劃兩方案”,清單化推進年內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落實。組織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執法司法領域突出問題整治、社會治理現代化法治強基”專項行動。(法治調研督察科)

12.持續開展司法所法治化建設,推動充實政法專編人員、社工等力量,開展司法所長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加強履職保障,推進鄉街法治建設工作提升。(基層工作科、法治調研督查科、備案審查科、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各司法所)

13.立足典型帶動,跟蹤培育一批富有基層特征、領域特點的法治建設創新項目,鼓勵街道、部門聯動,打造更具辨識度的法治連云品牌。(法治調研督察科、辦公室)

14.深化平安法治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區)一體創建,積極爭創第二批全國守法普法示范區,積極推薦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單項示范項目申報。(普法與依法治理科、法治調研督察科)

15.強化法治薄弱村(社區)整治提升,嚴格整治標準,對首批法治薄弱村(社區)要逐個驗收銷號,確保通過省級驗收,同時啟動新一輪薄弱村(社區)排查整治。(普法與依法治理科)

16.持續開展“法治小區”建設、基層法治行等主題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法治調研督察科)

三、堅持推進依法行政,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示范

17.深入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十大行動·百項任務”,制定年度重點工作和責任體系任務清單,推進落實一批年度重點任務,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加快突破。(法治調研督察科)

18.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統籌協調,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制規效果。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后評估,加強動態清理,保證行政規范性文件有效實施。(備案審查科)

19.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情況評估辦法等配套文件,研究合法性審查工作標準,創新區域內專業力量統籌,實現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鏈條閉環管理,加強備案審查,嚴格審核把關,保障政策性文件質量。(備案審查科)

20.貫徹落實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意見和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及省市實施方案,完成“市縣鄉三級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構建,整治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聚焦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執法質量、執法滿意度,開展行政執法業務水平評比、隊伍能力素質評價、執法效能評估。優化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賦權工作,組織下放鄉鎮(街道)執法事項實施情況評估,梳理編制行政執法事項目錄。開展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全面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要求,實施清單化管理,評估執行情況,加強規范適用和監督。(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21.協同推進“綜合查一次”執法改革,寓監管于服務,以服務促監管。(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22.指導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拓展輕微違法減罰免罰清單覆蓋范圍,防止粗暴執法、亂執法、過度執法和干擾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23.組織對行政復議糾錯、行政訴訟敗訴頻發多發領域行政執法專項督查,落實“三項制度”檢查、社會滿意度調查。做實法治督察、執法協調監督、行政復議監督等職能,提升一體化綜合監督能力,形成監督合力。(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法治調研督察科、行政復議應訴科)

24.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健全復議委員會等配套制度,依法公正高效辦理復議案件。(行政復議應訴科)

25.發揮復議監督依法行政作用,通過個案辦理發現依法行政中的共性問題,推進源頭規范和集中治理,加強行政復議意見書工作,促進規范行政執法。(行政復議應訴科、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26.加大行政爭議調解和解力度。強化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行政調解、信訪等非訴訟解紛方式對接,提高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水平。(基層工作科、行政復議應訴科、法律援助管理科)

四、護航經濟社會建設,實現法治賦能高質發展

27.積極推動法律服務融入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為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提供法律咨詢、合法審查和矛盾化解等服務,護航高質量發展。(備案審查科、基層工作科、公證律師管理科)

28.深入開展“法企同行”“萬所聯萬會”“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等活動,提升“產業鏈+法律服務”效能,推出重點產業鏈法律服務產品清單,加快推進面向產業鏈重點企業建立服務站的覆蓋面,加強服務海洋經濟專業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管理科、公證律師管理科)

29.落實省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若干措施》,細化法律服務供給舉措,讓民營企業平等享受法治紅利。(備案審查科、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公證律師管理科)

30.做好盤活資產政策法規工作,積極探索資產依法轉化路徑。(備案審查科)

31.協同推進“綜合查一次”執法改革,寓監管于服務,以服務促監管。(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32.落實市、區關于營商環境提升年及法治化營商環境考核的部署要求。正確把握維護秩序與激發活力的關系,積極服務、加強對接,推動市場準入和退出、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政府采購等涉及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的政策合法性審查。積極參與營商政策評估,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法治調研督察科、備案審查科、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33.進一步暢通企業申請行政復議渠道,依法糾正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促進實現市場主體平等、市場競爭有序、政府監管到位。(行政復議應訴科)

34.指導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拓展輕微違法減罰免罰清單覆蓋范圍,防止粗暴執法、亂執法、過度執法和干擾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科)

35.發揮調解、復議化解涉企糾紛的功能作用,為市場主體提供分層次、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案。(基層工作科、行政復議應訴科)

36.圍繞“一帶一路”沿線經貿合作、“兩基地一班列”、國際樞紐海港等重點產業鏈布局,配合市級相關部門合作推進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構建設。(辦公室、法治調研督察科)

五、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筑牢平安連云建設基礎

37.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規定,組織實施司法行政基層突出矛盾專項排查化解,提升全系統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投訴信訪、復議應訴等業務工作要積極鼓勵、促成當事人通過自愿和解、依法調解、自我糾錯等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法律援助管理科、行政復議應訴科、基層工作科)

38.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建強調解組織網絡,做優人民調解、做強行政調解、做專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融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基層工作科、局機關相關科室、各司法所)

39.助推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制定行政爭議多元化解辦法,加強制度機制建設,規范行政爭議調處中心運作。(行政復議應訴科、基層工作科)

40.強化對新興調解組織的培育、監督和發展引導,推動調解組織向消費、旅游、金融、保險、知識產權等領域拓展。加強調解能力建設,開展專職調解員培訓,深化特色工作室建設,推進多種形式的個人、特色調解工作室建設。(基層工作科、局機關相關科室、各司法所)

41.做好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宣貫工作,嚴格日常管理,加強日常巡督查,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加強檔案管理,切實提升社區矯正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持續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社區矯正管理科)

42.提檔升級損害修復基地,吸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在開展心理疏導、法律宣傳、自我改善的同時,適時化解矯正對象的行為和不良心理。打造特色矯治,探索信息技術賦能,發揮智慧矯正中心實戰作用。深化安置幫教對象社會適應指數評估應用,健全幫教幫扶體系,協同相關部門對安置幫教對象開展針對性幫扶救助。(社區矯正管理科)

43.加強對涉黑涉惡、涉政涉邪等重點人員和重點個案的排查研判。協同公安、信訪、衛健等部門做好盯控化解工作。加強刑釋人員銜接工作,主動加強與監獄的銜接配合,做到重點幫教對象無縫銜接。組織對省級陽光幫扶基地管理運行情況進行“回頭看”,不斷完善工作制度,推動陽光幫扶基地規范化運行。(社區矯正管理科)

六、踐行法治為民宗旨,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44.深入貫徹《江蘇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推動區級“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發揮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作用。(法律援助管理科,局機關相關科室)

45.持續深入推動“法潤連云·春風行動”,組織開展“法治公益助困幫扶”“鄉村振興法治同行”“公證敬老月”等活動。(辦公室、普法與依法治理科、法律援助管理科,連云公證處)

46.深化律師行業發展,加強傳統律所現代化改造,持續推動律所規模化發展、專業化提升、規范化建設、品牌化運營,壯大律師隊伍,加強人才培養。(法律援助管理科)

47.持續開展“法援惠民生”專項行動,加大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和農民工、新業態從業人員群體法律服務力度,提升服務質效。建設特色品牌法律援助示范點,辦理一批有影響有質量的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法律援助管理科)

48.推動普法服務現代化新實踐,持續打造我區普法與依法治理高質量發展走在前標志性成果。組織國家憲法日、民法典宣傳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法治第二課堂”等系列主題活動,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生態文明建設、安全生產等專題法治宣傳。實施國家工作人員“尊法賦能”、青少年“學法護航”、市場主體“守法致遠”、村(居)民“用法安居”行動。探索制定公民法治素養指標,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普法宣傳。(普法與依法治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