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免费A∨中文高清乱码专区,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

當前位置:首頁 >> 民生公益
索 引 號 0142581215/2025-00004 分 類 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安全生產監管 / 通知
發布機構 連島街道 發文日期 2025-03-05
標 題 關于印發《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的通知
文 號 連街辦發〔2025〕1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為切實做好街道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根據工作實際,現印發《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請認真貫徹落實。
時 效 有效

關于印發《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村、社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切實做好街道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根據工作實際,現印發《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請認真貫徹落實。


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連島街道辦事處2025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江蘇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江蘇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連云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連島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辦事處地質災害現狀及2025年地質災害概況

連島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其時空分布與地質環境和氣候條件關系極為密切,強降雨、不合理人類工程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間上,辦事處滑坡、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危害嚴重;在時間上,滑坡、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6-9月的雨季。

2024年,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群專結合的監測預防工作。期間未發生因山體崩塌引發責任死亡事件,確保了所有受監測隱患點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地區

連島環島公路南大嘴段,該段不穩定斜坡全長約150米,在路的西北側拐彎處南北向長約50米,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向50米段,有明顯的崩塌現象,坡面上爆破裂隙和節理較發育,隨時有產生崩塌的危險性。東西向100米段,是滑坡產生的主要地段,坡面上可見光滑的順層滑動面,可能再次產生滑坡災害。西連島安置小區東側山體,開山切坡較陡形成山體浮石,暴雨易引發山體崩塌,威脅西連島安置小區居發樓及行人安全。蘇馬灣景區東門西50米處危石,有裂縫會產生崩塌的危險,加強日常監測。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點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然資源、電力、建設、農林、民政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積極協助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二)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監測預警

為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演變過程,正確分析判斷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及時作出臨災預警,加強監測不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防范地質災害的最有效途徑。針對辦事處的地質災害特點,只有發動群眾,建立起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監測網絡,才能及時發現險情,及時作出預報,及時撤離出人員,使災害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對形成的不穩定危險體,采取爆破排除法,然后在進行人工或機械清理不穩定危石,建安全隔離墻,墻體結構要牢固。

3.搬遷避讓

對于穩定性差、危險程度高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因為治理起來難度大、費用高,所以只能實行搬遷避讓,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嚴格執行年度防治方案編制、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辦事處已編制并下發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汛中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開展巡回檢查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一旦發生災險情,及時上報,并迅速組織搶險救災,防止災情擴大。二是落實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加強監測預警。對目前掌握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都應納入群測群防網絡,落實監測領導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要將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內容的“明白卡”發到受威脅群眾手中,加強監測,提高成功預報率。對危害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編制“防、搶、撤”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四)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各有關部門應采取各種形式,積極開展以《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為重點的法規和地質災害防治基礎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切實提高各級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防災減災意識及自救能力。

(五)加大執法監督管理力度,遏制人為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各有關部門應嚴格依法管理,規范相關行為活動。對于各類建設項目,要加強地質災害執法監管力度,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勘查、設計、施工,杜絕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

(六)協調配合,通力合作。自然資源、建設、民政等部門要協調配合,通力合作,特別是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及時掌握水情、雨情、災情。為制定地質災害預防措施和搶險救災提供依據。


連島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

為保障連島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連云區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1.編制目的

規范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合理配置救災資源,確保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快速、協調、高效、有序開展,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實行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部門負責。充分發揮應急指揮機構作用,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

分級管理,屬地為主。建立健全按災害級別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管理體制,完善聯動協調和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快速、準確、高效應對地質災害。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街道范圍內處置因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

4.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

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I級)、大型(II級)、中型(III級)、小型(IV級)四級。

4.1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

(1)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

(2)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4.2 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

(1)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

(2)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4.3 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I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

(1)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

(2)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4.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Ⅳ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

(1)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

(2)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5.組織機構和職責

連島街道辦事處成立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由連島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副總指揮:由連島街道辦事處分管土地、安全的副主任擔任;成員:由街道黨政辦、財經辦、監察室、自然資源所、安監所、建設管理辦公室、社會事業辦、衛生院、供電所、派出所、西連島村、東連島村、連島旅游公司等負責人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辦事處建設管理辦公室。聯系電話: 82600277。

5.1 指揮部職責

貫徹執行連云區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的命令和決策,接受街道黨工委關于地質災害防災救災工作的各項指令;根據災情對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提出論證意見,領導、指揮、部署、協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部署組織各防災救災行動;執行黨工委、街道辦事處下達的其他任務。

5.2 街道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

人武部負責調集部隊和民兵趕赴災區,搶救受災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派出所負責做好災區治安管理、安全保衛,保證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自然資源所負責組織專家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在災害現場進行災害的趨勢跟蹤,并會同經貿中心、安監所負責對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做出統計評估,為政府抗災提供依據。

衛生院負責迅速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

財政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受災群眾安撫等善后工作。

街道辦事處制定統一的預警信號,制定具體的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方案,并向區政府匯報。

6.應急處置

地質災害工作的啟動程序:地質災害發生后,由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提議,街道辦事處發布地質災害臨災預報,并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6.1臨災應急反應

如果發現災害可能發生,街道辦事處發出統一制定的預警信號,在險情地段設立警示標志,設立監測點,安排專人負責觀察,做好數據記錄,同時將搶險救災工作方案報區政府。

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救災領導小組要與所在村、社區密切聯絡,密切注視和跟蹤災情并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匯報,街道辦事處地質災害救災領導小組做好救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國土所要加強監測,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報告災情變化情況。

6.2 地質災害發生后應急反應

1.發生地質災害后街道辦事處負責全面指揮救災等相關工作,并向區政府報告,同時成立救災現場指揮部。

2.地質災害發生后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安置和疏散災民;組織干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接待安置救援人員及救災物資,把國家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3.自然資源所要立即聯系有關部門,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規模、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情況進行現場調查。查明災害發生的形成條件、誘發因素;對出現險情的隱患點,應依據監測獲得的前兆特征判斷危險性程度、激發條件,采取針對性的應急防范措施,阻止災害的再次發生。

4.民政部門要積極做好受災群眾安撫等善后救助工作。組織急救隊伍 ,搶救傷員和所需藥品及醫療器械的供應;制定并組織實施疾病預防控制;指導災區做好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