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23-X/2018-00016 | 分 類 | 民政、扶貧、救災 /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民政局 | 發文日期 | 2018-03-22 |
標 題 | 連云區空巢老人群體現狀分析及養老對策建議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一、空巢老人現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當前黨和政府民生工作的重點。連云區現有人口13.7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2.45萬,占總人口的17.88%,老齡化趨勢明顯;空巢老人328人,其中重點空巢獨居老人53人,連云區由于總體人口較少,外出務工人員也不多,空巢老人群體基數不太,但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 ||
時 效 | 有效 |
連云區空巢老人群體現狀分析及養老對策建議
一、空巢老人現狀: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當前黨和政府民生工作的重點。連云區現有人口13.7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2.45 萬,占總人口的17.88%,老齡化趨勢明顯;空巢老人328人,其中重點空巢獨居老人53人,連云區由于總體人口較少,外出務工人員也不多,空巢老人群體基數不太,但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近年來,連云區按照省市要求,對重點空巢獨居老人開展關心關愛、走訪慰問活動,并全部簽訂重點空巢獨居老人關愛服務協議書。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家庭結構的演變,老年人家庭空巢化,不僅加重了社會撫養負擔,還對現有養老服務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并由此帶來了經濟供養、心理情感、疾病醫護、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二、空巢老人現象應對突出問題
一是缺乏頂層政策設計。空巢老人現象雖然已經引起了社會的足夠重視,學術界研究開展也較早,積累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政府部門沒有指導性文件來對空巢老人進行分類幫扶。目前,空巢老人現象只是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來統籌考慮,現行主流“421”家庭模式使得社會養老責任增加,但受經濟發展水平、財政體制等政策因素影響,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實惠制度、優惠政策還處在探索發展階段。省老齡辦曾在2016年出臺的重點空巢獨居老人關愛文件,針對的重點空巢獨居老人需滿足80周歲以上或60周歲以上低保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等條件。未將空巢老人應對需要統籌考慮的諸如鼓勵子女就近就業、空巢老人分類管理等問題進行頂層設計。
二是人員經費投入不足。老齡化應對需要專門部門來協調推進,縣區及街道等基層存在無機構或有機構無編制等現象。拿連云區來講,連云區無老齡辦專門機構、無專門工作經費,存在人手不足現象。8個街道辦事處都只有一名專兼職民政助理來負責全部民政業務。基層人少事雜,大多只能應付常規性日常工作,對于空巢老人現象應對這樣的需要統籌協調、從系統全局出發的工作只能按照上級部署完成指定動作。2017年,連云區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為600萬元,主要用于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補貼,用于政府購買服務的經費是39.6萬元,其中用于生活困難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僅為12萬。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入經費不足,另一方面是沒有將空巢老人群體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三是積極老齡觀教育開展較晚。今年,全國老齡辦等14個部門才開始全社會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急需在全社會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老齡法規宣講,展示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成果,開展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教育,在全社會倡導積極老齡觀,積極做好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
四是專業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建設跟不上。連云區目前登記在冊的210家社會組織和民辦非企業,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組織基本上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缺乏專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再者,精神慰藉已經寫入了《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而為空巢老人提供該類服務的社會組織及承擔空巢老人關心關愛重要功能的志愿者隊伍嚴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空巢老人關心關愛工作的開展。
五是現有養老服務模式不足以滿足空巢老人需求。雖然連云區基本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不同層面的老人提供相應養老服務。通過多年建設,基本實現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全覆蓋,但存在建設標準不一,服務項目不多等問題,居家養老基礎性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社區沒有配備專職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也影響著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再加上近年大力推廣的“互聯網+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由于除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部分困難老年人群體外,其他老年人很少在居家養老上進行消費,沒有在根本上解決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亟待探索新的、成本更低的養老服務模式。
三、對策建議
1、擴大空巢老人關心關愛范圍。將重點空巢獨居老人關心關愛逐步擴展到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家庭。逐步加大社區專職老齡工作隊伍配備,建立健全社區定期探望等空巢老人關愛制度。健全社區老年文體組織,吸引空巢老人走出家庭。創造條件為社區培育專門志愿者隊伍參與到空巢老人關心關愛工作中來。
2、優化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水平。按照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標準,改造提升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加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力度,逐步降低享受年齡,對符合條件的空巢老人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發放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加大“互聯網+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扶持力度,積極將空巢老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和線下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培育結合起來。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填補連云區精神慰藉、心理健康等專門服務組織空白,將公益創投向該類組織傾斜,積極構建健康老齡觀,正面應對空巢現象。
3、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統籌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增強基層老齡工作機構和編制。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加大空巢老人購買服務經費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金、慈善捐贈關愛空巢老人。從頂層設計出發,積極探索制定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鼓勵家庭成員更好地贍養老人。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突破,統籌做好醫養結合工作。
4、探索建立互助式養老模式。互助式養老已經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民政部門應加強引導,因地制宜選擇農村互助幸福院、城市結對互助、據點活動等形式的互助式養老模式,積極應對空巢老人加劇現象,降低社會養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