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38-7/2018-00027 | 分 類 | 其他 /決議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海洋與漁業局 | 發文日期 | 2018-08-15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九屆二次會議 第56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尊敬的王壯委員:您在政協連云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上提出的《關于發揮行業集聚優勢,加快紫菜行業集約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關于加強發揮行業集聚優勢、促進連云區紫菜行業集約健康發展的問題,近幾年來一直被我區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紫菜行業作為我區傳統養殖業和主導產業,產業規模也在逐年增大。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九屆二次會議 第56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王壯委員:
您在政協連云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上提出的《關于發揮行業集聚優勢,加快紫菜行業集約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關于加強發揮行業集聚優勢、促進連云區紫菜行業集約健康發展的問題,近幾年來一直被我區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紫菜行業作為我區傳統養殖業和主導產業,產業規模也在逐年增大。紫菜產業是連云區具有傳統特色的優勢產業,發展和壯大紫菜產業,不斷發揮紫菜行業集聚優勢,加快紫菜行業集約發展,有助于提升產業的集聚作用,連云區紫菜產業鏈在吸納本地就業、提高從業人員收入、出口創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連云區是連云港重要的紫菜產、供、銷基地,紫菜業已成為連云區重要的海洋產業增長極,不僅在增加財政收入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于帶動區域富余勞動力就業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海洋特色產品的消費需求提高,分布于我區高公島、宿城、云山及西墅等生產經營點的紫菜微型簡易加工企業建設逐步暴露出一系列問題,長期以來成為制約我區紫菜行業發展的桎梏。
在全力推進供給側改革、提升技術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大環境下,解決全區各紫菜加工經營點普遍存在的排污問題及物流管理兩個主要問題已成為重點工作。針對發展現狀,結合全區的發展實際,為了促進紫菜行業集約健康持續發展,我局積極為紫菜產業尋求多方位發展道路。一是不斷加強園區基地建設,擴大出口示范基地和示范園區規模。依托省市各級項目扶持資金,積極創建園區基地,旨在形成規模效益,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目前已獲批一個省級紫菜出口示范基地和兩個省級紫菜出口示范區。同時,按照統一的標準廠房、統一的污水處理、統一的集中供熱、統一的標準品牌、統一的交易平臺“五個統一”的理念,創建高公島紫菜物流園,目前正在積極建設中。二是大力建設電商平臺,創造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新動能。近年來,緊抓“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機遇,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致力打造區域性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在此背景下,連云區紫菜協會以連云港紫菜交易所為載體,積極創建紫菜電商產業園。三是積極強化品牌打造,進一步提高連云港紫菜知名度和影響力。引導企業注冊“連云港紫菜”,并于2011年經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取得了地理標志;同時,推薦企業榮獲“江蘇地理標志20強”;積極組織紫菜加工企業組團參加地理標志品牌展銷會,通過參加展銷,為企業推銷產品、增加訂單量提供平臺和機會,擴大了連云港紫菜的市場知名度,使其受到了海內外同行業者的關注,對促進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雖然我區紫菜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未來的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下一步,將圍繞如何充分發揮連云區紫菜行業集聚優勢,放大紫菜加工區特色效應,做強紫菜產業,做大品牌特色,做亮產業化文章。我區將結合建議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從五個方面開展以下工作:
一、科學規劃,多措并舉提升紫菜發展新優勢。隨著國家對企業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紫菜加工企業污水排放較為隨意,給附近海灘、河道及居民生活環境造成破壞,大部分企業對污水無任何處理措施。建議責成相關部門對紫菜廠排污問題進行法制監管并同時建立相應獎罰制度,對隨意排放污水行為進行嚴格控制與罰款,對排污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政策優惠與獎勵。購建大型水處理設施,集中進行污水治理,各會員企業按實際排污量分攤成本,紫菜加工企業在可以承受污水治理成本的同時,保證污水處理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同時購建符合環保要求的燃氣或燃油鍋爐集中供熱,各會員企業按實際用氣量分攤成本,既符合環保要求,又降低成本,如果有條件通過財政補助支持各會員企業接入管道。
二、強化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作用。加大對紫菜協會的管理力度,指導紫菜協會逐步建立優質紫菜育、養、加、銷科技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逐步探索“互聯網+紫菜”的營銷模式,不斷開拓新的消費市場,走出一條具有連云特色的紫菜電子商務發展之路。要加強對紫菜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監管,建議以抱團合作的模式推進“七統一”:統一生產資料、統一供苗、統一加工、統一收購、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將產、供、加、銷四位融于一體,為社員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綜合服務,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的產業化合作經營,進一步規范完善紫菜產業鏈。
三、提升平臺,促進企業優化創新產業升級。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促進紫菜行業實現組合式、集聚式、集約式發展。通過組建的海洋產業研究院和紫菜電子交易平臺等平臺,突破貿易壁壘,將紫菜養殖、紫菜保健品、紫菜食品通過縱向貿易一體化運作模式進行創新,發展上下游產業在橫向物流運作方面建立冷鏈集配平臺中心。
四、完善紫菜加工園區,合力支撐促進企業抱團入住。加快建設和完善高公島紫菜物流園,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和指導下,將全市加工企業聚集起來,對紫菜企業整體搬遷,進入高公島紫菜園,統籌規劃、科學引領,通過合力支撐與發展,既能解決企業融資困境,又便于統一管理。在現有的高公島紫菜產業園、板橋海洋食品加工基地贛榆紫菜產業園的基礎上,通過以商引商,吸引一批大型企業入駐加工基地,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建設小規模大群體式的紫菜產品加工基地,逐步形成產業規模效應,依靠科技支撐,促進共同發展,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有效降低成本、形成發展合力,逐步實現全區紫菜加工企業片區化管理和規模優勢形成。
五、實施紫菜品牌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指導企業牢固確立“向品質要市場,向市場要效益”的經營理念,不斷提高紫菜生產質量,著力做大做強品牌建設,加強品牌知名度。首先制定相關政策配套措施,在資金、項目上鼓勵紫菜企業與國內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合作深度開發、深度加工,生產出國際認可、國內有名的紫菜深加工產品,集中打造在全國叫得響的連云港紫菜主打品牌,提升全市紫菜整體合力和知名度。還需要加強無公害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工作,創建無公害加工品牌,為打開國內市場和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建設提供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