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38-7/2022-00013 | 分 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
發布機構 | 林業和海洋局 | 發文日期 | 2022-07-05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99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關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99號提案《關于完善“三無”船舶建立動態清零機制的建議》的答復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99號提案的答復
李歡樂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三無”船舶建立動態清零機制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區林海局與各街道、各部門凝聚攻堅合力,重拳打擊涉漁“三無”船舶,建立健全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長效機制,以“減少存量、防止增量、多管齊下、疏堵結合”的戰略方針,持續推進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工作。
(一)完善“三無”船舶清理制度。
連云區及時制定并下發《連云區涉漁“三無”船舶聯合認定實施辦法》和《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健全涉漁“三無”船舶長效治理工作機制的通知》文件,成立涉漁“三無”船舶認定小組,明確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為涉漁“三無”船舶清理工作打下結實的基礎。同時,區林業和海洋局與拆解公司簽訂長效協議,按照涉漁“三無”船舶的清理要求,及時將查扣或移交的涉漁“三無”船舶拆解。
(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持續開展聯合專項整治行動,對漁港、碼頭、臨時停靠點、河汊港灣等涉漁“三無”船舶停泊區域持續加大打擊整治力度,發現涉漁“三無”船舶一律查扣拆解,形成高壓威懾態勢,讓外地涉漁“三無”船舶望而卻步,實現涉漁“三無”船舶整治動態清零任務。今年以來,我區共出動執法人員976人次,執法船只94艘次,巡航386小時,航行2737海里,查扣“三無”船舶92艘,拆解“三無”船舶84艘。
(三)扎實推進養殖輔助船常態化監管。
加快連島漁港、高公島漁港建設進度,完善漁港管理“港長制”工作責任,推動建立漁船管理服務公司、協會、合作社等管理機構,將轄區內分散的紫菜養殖輔助船和漁民納入組織管理,落實“定人聯船”制度,開展漁船隱患排查、進出港報告、編組生產和涉漁糾紛調處等工作;責令所有養殖輔助船簽訂《不從事捕撈作業承諾書》,一經發現養殖船從事捕撈作業,立即查扣拆解,防止本地養殖輔助船向涉漁“三無”船舶轉化。截至目前,我區共成立街道漁政中隊4個,漁船服務組織2個,我區所有養殖輔助船均已納入組織化管理體系之中。
(四)加大與駐區大單位聯合巡查頻次。
一是加強與駐區大單位溝通協作,及時將該單位管轄區域內涉漁“三無”船舶巡查情況通報給該單位,并聯合研究制定清理整治方案;二是在保證重點區域巡查巡視的同時,加大邊緣地區巡查力度,如大板跳閘口、三洋閘等我區與贛榆、徐圩劃界處附近,確保統籌兼顧。
(五)持續開展宣教活動。
拓寬宣傳渠道,充分發揮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作用,發動基層網格員常態化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形成濃厚的清理整治輿論氛圍,鼓勵漁民主動上交手中的涉漁“三無”船舶。
(六)研究制定幫扶政策。
研究出臺相關幫扶政策和辦法,多方式、多渠道幫助被淘汰、拆解漁船的漁民船民解決生產生活就業問題,引導漁民船民轉產轉業,保證民計民生,防止死灰復燃、走回頭路。2021年12月底,協調轄區18家企業提供400個崗位,300多名漁民入場求職,達成初步就業意向80余人。今年年初至今,區林業和海洋局開展普通船員培訓15期,機駕長換證培訓5期,累計培訓漁民1000余人次,為漁民就業問題提供了多方面的解決途徑。
連云港市連云區林業和海洋局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