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38-7/2023-00023 | 分 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
發布機構 | 林業和海洋局 | 發文日期 | 2023-07-07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12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連區林海政辦〔2023〕4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關于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12號提案《關于推動建設“零碳海洋牧場”示范基地的建議》的答復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12號提案的答復
張綸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建設“零碳海洋牧場”示范基地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連云區依海而生,海岸線長102.3公里,擁有16個海島、1600平方公里海域、60萬畝近海可養殖水域,境內有全國八大漁場之一的海州灣漁場,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牧場條件得天獨厚。
一、全區海洋牧場建設基本情況
(一)發展歷史
連云區海洋牧場建設歷史悠久,歷經初期人工魚礁探索階段、海洋牧場建設起步、海洋牧場加快發展三個階段。早在1984年,連云港市漁業主管部門就在我區車牛山島附近海域進行過人工魚礁投放和海參放流試驗,并成立專業建制潛水隊伍,探索人工魚礁建設。2002-2013年,連云港市漁業主管部門落實國家海洋捕撈漁民轉產轉業政策,通過在海州灣海域實施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海洋牧場建設工程,修復或優化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2013年以來,尤其隨著2015年11月連云港海州灣海洋牧場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我區海洋牧場建設步入加快發展階段。
(二)海洋牧場發展現狀及成效
近年來,連云區深入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海洋牧場建設的工作部署,堅持科技興漁、依法治漁,加快推進海洋牧場建設,積極打造連云特色的海上“綠水青山”,建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金山銀山”,進一步修復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推動全區漁業轉型升級和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漁村繁榮。海洋牧場不僅為戀礁魚類、底棲生物、藻類的繁衍生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對礁區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海洋漁業資源的恢復和保護起到了關鍵作用,而且在助推我區漁村經濟發展、優化漁業結構、促進漁民增收致富以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主導產業巨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1.公益性海洋牧場
2002年以來,原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利用漁民轉產轉業及漁業資源保護專項資金,開始在海州灣海域實施海洋牧場建設工程。連云港海州灣海洋牧場于2015年獲批江蘇省海州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爭取到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500萬元。該示范區為第一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屬于資源養護型海洋牧場,建設面積4000公頃(其中占用連云海域460公頃,占用贛榆海域3540公頃),實施海域位置(119°26'-119°31'E;34°53'30''-34°56'30''N),現人工魚礁保有量達20萬空方,配有200平方米混凝土平臺。先后按計劃組織實施了海洋牧場規劃編制、資源環境跟蹤監測調查與評估、標志牌和展示廳建設等相關任務。目前已完成原批復方案的考核指標,所有項目按照要求進行公開招標,工程實施進行監理,并開展了水下魚礁質量檢查。
2.經營性海洋牧場
2019年,我區扶持連云港車牛山海洋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在牛角島西部海域試點建設經營性海洋牧場,當年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面積337.57公頃,投放鋼筋混凝土構件礁、貝殼礁、石塊礁等人工魚礁礁體3.21萬空方,開展貽貝養殖400公頃,底播海參10公頃,投放貽貝苗10萬條、海參苗20萬頭,增殖放流500萬尾黑鮶、20萬只鮑魚及6700萬尾中國對蝦等苗種。同年底申報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相關申報材料通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后因蘇魯海域勘界爭議問題,未能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二、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我局會同連島街道采取“走出去”招商推介和“請進來”考察對接相結合的方式,先后赴威海、煙臺等地考察調研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及海洋牧場建設情況,并邀請山東高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乳山昊天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來連云區考察洽談海洋漁業合作投資事宜,試圖引進資金、技術推進發展海洋牧場、深水抗風浪網箱項目。目前,連島街道已與山東乳山昊天水產有限公司就投資深水區海水養殖項目簽訂總投資10.5億元的合作協議;我局與連島街道正對山東高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前三島海域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規劃書》進行可行性分析研判。
此外,尋求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市級相關部門支持,由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牽頭完成海洋牧場建設初步方案設計;明確海州灣街道、江蘇海州灣發展集團、江蘇碩果農業有限公司3家單位為建設主體,在連島東北部約2萬畝海域建設海洋牧場,計劃一期投資1700萬元,投放人工魚礁4萬空方,已選定人工魚礁類型,正著手準備開展海域本底調查、海域論證及環評、海域使用手續辦理等前期各項基礎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創建為契機,計劃四年內(2023-2026年)總投資1億元,在連島、高公島與車牛山島沿線海域新建多營養層次海洋牧場3個,建設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開展人工魚礁投放、增殖放流,并應用浮式防波堤技術,發展大網箱養殖,全年養殖鱸魚、黑鯛、許氏平鮋,季節性養殖大黃魚、真鯛等適合海釣的經濟魚類,開展休閑垂釣、捕撈體驗、海底觀光等活動,進一步拓展漁業功能,推進漁旅融合發展。
目前,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牽頭正對海洋牧場建設初步方案進行優化,待方案完成并經確認后將盡快推進海域本底調查、海域論證及環評、海域使用手續辦理等前期各項基礎工作,爭取年內實質性建設,力爭用兩年時間,將連島東北部海洋牧場打造成國家級漁旅融合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同時,加快前三島海珍品底播增殖區建設,擴大海參、鮑魚和扇貝等海珍品養殖規模,在達山、車牛山島附近海域底播養殖海參、鮑魚、扇貝2000畝,打造全省最大的海珍品生產基地。
感謝您對全區海洋牧場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連云港市連云區林業和海洋局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