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36-0/2020-00006 | 分 類 | 科技、教育/科技 / 意見 |
發布機構 | 科技局 | 發文日期 | 2020-05-29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第74號提案的協辦意見 | ||
文 號 | 連區科〔2020〕7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第74號提案的協辦意見
區委組織部:
經研究,現對武藝委員提出的《關于連云區人才工作的建議》提出如下協辦意見,供你單位答復委員時參考:
今年以來,區科技局深入貫徹省、市、區關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和工作要點,積極履行科技管理職責,創新工作思路,著力在科技人才項目申報、人才載體平臺建設、人才干事創業環境優化等方面下功夫,積極推進科技進步與人才智力創新發展,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及人才支撐。2020年,全區組織申報省“雙創計劃”創新類人才項目8個、市“花果山英才計劃”創業類人才項目1個,創新類人才項目9個,創新類團隊1個,組織5家企業準備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征集3家企業申報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需求。
一、工作推進情況
(一)深化產學研合作,暢通科技人才引進渠道。
為了切實提高我區產學研活動的質量與效果,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區科技局積極深入轄區科技型企業,全面了解企業的技術、人才需求,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鼓勵和指導企業與省內外高等院所開展科技對接,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在詳細了解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和人才需求后,邀請高校老師針對我區主導產業和優勢企業量身定制合作方案,為企業提供人才和技術方面的幫助。
(二)宣傳落實政策,鼓勵人才引進與項目申報。
今年以來,區科技局通過與企業負責人座談、現場走訪研發及生產車間,大力宣傳和介紹國家和省、市、區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使企業充分了解和掌握各項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家、科研工作者用足用好這些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在人才工作方面,今年共組織申報省“雙創計劃”創新類人才項目8個、市“花果山英才計劃”創業類人才項目1個,創新類人才項目9個,創新類團隊1個。
(三)開展企業走訪,強化高層次人才引進平臺建設。
深入企業調研,摸清企業的實際需求,幫企業找技術找人才,走訪科技型企業20多家,發放人才、技術需求調研表。征集2020年企業研發機構擬新建情況,現已征集3家企業的新建需求。擬組織15家企業申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組織5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二、存在問題
雖然今年通過各部門共同努力,連云區科技人才引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產業層次不高。我區主導產業是以鹽化油化、金屬材料為主的傳統產業,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數企業是生產銷售型而非創新驅動型,企業的生產方式、技術研發、裝備情況相對落后,加之科技型企業少,創新能力不強等因素,導致集聚科技資源和高層次人才的能力較弱。二是人才載體較少。在申報省“雙創人才”項目時需要國家高企、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平臺資質,而我區直接面向產業技術創新、具有產業帶動能力的省級科技平臺數量少,致使每年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數量不多,成為每年度申報省人才項目的突出瓶頸問題。三是引才基礎薄弱。我區中小企業人才和創新觀念相對薄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不高,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科技研發投入仍顯不足,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整體實力不強,工資待遇水平不高,創新創業環境不優,缺乏引才聚才的吸引力,導致省外高層次人才對加盟我區中小企業積極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繼續強化服務意識,集聚各類創新資源。依托省市最新的人才扶持政策,在鹽化油化、金屬材料、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重點引進一批擁有國內外領先技術、熟悉國內外市場、具有廣泛聯系的高層次人才。堅持柔性引進和使用機制,積極鼓勵企業與省內外高層次人才開展合作,鼓勵申報省“雙創計劃”人才項目,爭取人才政策資金支持。
二是培育國家高企,強化人才載體建設。利用國家和省市科技扶持資金以及省“蘇科貸”等科技金融服務產品,幫助企業解決創新與融資需求,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全力做好今年的國家高企、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工作,邀請專業服務機構定期來我區現場輔導,及時解決企業在申報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確保各類人才載體平臺全部認定成功,為新一年的人才柔性引進和人才項目申報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推進產學研合作,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繼續在轄區企業廣泛征集人才和技術需求,全心全意地幫助企業尋找省內外專家教授、科研院所進行“會診”,在予以解決技術難題的同時,引導和鼓勵組織企業多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合作,引才引智,借力發展。同時,積極推薦轄區企業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產研合作活動,組織高校專家來我區開展技術攻關、科技項目合作、成果轉化落地,不斷推動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