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免费A∨中文高清乱码专区,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

當前位置:首頁 >政策法規> 規范性文件
索 引 號 01425813-3/2018-00040 分 類 科技、教育 / 意見
發布機構 連云區教育局 發文日期 2018-06-08
標 題 連云區2018年中小學招生工作意見
文 號 連區教〔2018〕73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和省、市、區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有關文件及《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蘇教基函〔2018〕5號)《連云港市2018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意見》(連教基[2018]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做好2018年中小學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時 效 有效

連云區2018年中小學招生工作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和省、市、區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有關文件及《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蘇教基函〔2018〕5號)《連云港市2018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意見》(連教基[2018]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做好2018年中小學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招生原則

1.堅持免試入學原則。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一律實行免試入學制度,學校不得舉行或者變相舉行與入學相關的筆試、面試,不得以任何競賽成績、獲獎情況或考級證書選拔新生,不得以任何名義分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等。

2.堅持就近入學原則。區教育局根據區域內學齡人口的變化、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規模以及適齡兒童居住情況,遵循適齡兒童的常住戶口、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房產(或不動產權)三者相一致的原則,科學劃定施教區。學校確保接受施教區內的適齡兒童入學,不得跨施教區組織招生。

3.堅持平等入學原則。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確保適齡兒童少年均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權利。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讀;留守兒童少年入學要妥善安排,建立入學檔案,確保留守兒童少年全部接受義務教育;要積極接納特殊兒童少年入讀義務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經診斷與評估認定、具備隨班就讀條件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義務教育公辦學校一律不收學費、雜費、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作業本。

二、招生要求

1.區教育局統籌管理和協調全區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專的招生工作,根據城區教育規劃發展布局和適齡人口的變化,對本區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發展做出整體規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劃定或調整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施教區范圍。

2.各中小學根據區招生工作意見具體組織、實施本校的招生工作。各中小學原則上于7月31日前完成今年的招生工作。

3.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應按照區教育局確定的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安排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具體招生實施方案由各學校制訂,報區教育局審批。中心城區學校不得面向中心城區以外街道招生。中小學不得接收借讀生、復讀生,不得接收沒有學籍的學生就讀,嚴禁收取與招生入學有關的費用。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應提前向區教育部門申報招生計劃,經批準后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提前“掐尖”招生,嚴禁計劃外招生。民辦學校招生簡章(廣告)須向區教育部門備案審批后發布實施。

4.按照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應逐步實行標準班額辦學。原則上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班額不超過50人。義務教育學校的起始年級按標準班額編班,一律不得出現55人以上的大班額,堅決杜絕超大班額。

5.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堅持“控輟”工作機制,提高“控輟”工作成效,按照“一個不能少”的普及要求,確保適齡兒童少年全部接受義務教育,統籌安排流動人口隨遷子女返連就讀義務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6.各中小學要成立招生工作領導機構,周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于6月30日前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櫥窗、網站等多種途徑及時公布招生信息,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指導、咨詢服務,并將招生方案報送區教育局基教科。

7.各中小學于9月10日前將新生報到注冊統計情況報送區教育局基教科,9月15日前把新生學籍信息錄入電腦,經基教科審核確認后于9月30日前上傳全國學籍信息管理系統。

三、招生計劃

(一)小學招生

通過對今年小學入學適齡兒童進行的摸底調研統計,全區小學擬招生46個班,約1800人。其中,墟溝街道辦事處22個班(墟溝小學教育集團墟溝校區8個班、東港小學4個班、院前小學教育集團10個班);海州灣街道辦事處8個班(海州灣小學);連云街道辦事處4個班(臨海路小學2個班、廟嶺小學1個班、陶庵小學1個班);云山街道辦事處8個班(蒼梧小學云山校區8個班);宿城街道辦事處(宿城小學)1個班;連島街道辦事處(墟溝小學教育集團連島校區)1個班;板橋街道辦事處(板橋小學)2個班。

(二)初中招生

全區擬招生30個班,約1200人。其中東港中學12個班,西苑中學10個班,新港中學6個班,連云中學1個班,板橋中學1個班。

(三)高中段招生

我區高中段招生執行市教育局《連云港市2018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連教〔2018〕21號)文件精神。

四、招生辦法

(一)小學招生

1.小學招生實行預報名核查制度。各小學要提前對施教區內的適齡兒童信息進行采集,尤其要將留守兒童、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的適齡兒童和“三殘”兒童登記在內。招生學校要將適齡兒童入學名單公布到社區,請社區干部和居民幫助學校核對,便于適齡兒童做好入學準備。

2.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須滿6周歲(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按“一個不能少”的普及要求全部入學。本區戶籍適齡兒童報名時,家長需攜帶符合學校施教區范圍的戶口簿、身份證、房產(或不動產權)證(戶口簿與房產證戶主必須一致)、出生證、兒童預防接種證等到所在施教區內的小學辦理報名手續。

3.適齡兒童確因身體狀況等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提供三甲以上醫院出具的醫學診斷證明,由區教育部門審核備案。

4.年滿六周歲無故不按時入學的,由其所在的社區會同學校采取有力措施強制入學。凡適齡兒童無故沒有依法入學的,由區教育局和街道辦事處共同追究學校或家長及其監護人的責任。

5.凡需在本區接受義務教育的引進人才、在連云區投資者的適齡子女,享受優惠政策,根據《關于鼓勵和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意見》(連發〔2017〕26號)《連云港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關于連云港市重點企業及客商直通卡管理辦法》(連政辦發﹝2008﹞21號)等要求,符合《連云區引進人才和在連云區投資者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有關規定》(見附件1),在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學校。我區革命烈士子女、駐連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優先安排入學。

6.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按照《連云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見附件2)辦理有關入學手續。在墟溝和海州灣街道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7月5—7日到海州灣小學登記,教育局根據中小學的布局狀況和辦學規模統籌安排入學。登記時,需攜帶戶口簿、公安部門于6月30日前簽發的正式有效的居住證、住房部門備案的合法租房契約、人社部門備案的用工合同(或承包合同、營業執照、近期稅票)、《江蘇省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等材料辦理手續。

7.小學招生報名時間要提前向社會公示。各校預報名工作于7月5日前完成。各校的招生報名工作于7月1-5日同時進行,各校新生預報名統計表、新生擬錄取名單分別于7月7日、7月15日前報區教育局基教科審核。學校最遲在8月15日之前,將應當接受義務教育兒童的入學通知書發給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并及時張榜公布入學名單。

8.2018年全區小學招生施教區范圍(見附件4)。

(二)初中招生

1.初中招生實行無縫對接的招生制度。小學畢業生應“一個不少”地升入初中學習。小學校長、初中校長是共同做好“小升初”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初中校長要組織專人深入施教區各小學了解畢業生及其家庭情況,對照名單,核準人數,對可能輟學者,要提前采取幫扶措施;小學校長要組織專人及時報送本校的畢業生名冊和《連云港市2018年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必須將小學畢業生全部送入初中報到后才算完成教育任務。

2.初中學校招生由區教育局根據小學畢業生的戶籍、家庭住址和初中學校的施教區范圍派遣生源。各初中校根據應接收的新生名冊和《連云港市2018年小學畢業生登記表》(見附件6),于規定時間組織預報名,并提前發放初中入學通知書,確保名冊上的學生都進入初中就讀。

3.本區戶籍學生小學升入初中報名時,家長需攜帶符合學校施教區范圍的戶口簿、房產(或不動產權)證(戶口簿與房產證戶主必須一致)、小學畢業證書、素質報告書等到所在施教區內的初中辦理入學手續。

4.在外省市、外縣區就讀的本區戶籍小學畢業生,要求回戶籍所在地升學的,于7月11—14日到連云區教育局基教科登記,統一安排入學。在本區就讀的外省市、外縣區戶籍小學畢業生,需要在本區升入初中的,由區教育局基教科統籌安排入學。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參照《連云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見附件2)辦理有關入學手續。

5.凡需在本區接受初中教育的引進人才、在我區投資者的適齡子女,享受優惠政策,根據《關于鼓勵和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意見》(連發〔2017〕26號)《連云港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關于連云港市重點企業及客商直通卡管理辦法》(連政辦發﹝2008﹞21號)等要求,符合《連云區引進人才和在連云區投資者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有關規定》(見附件1),在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學校。我區革命烈士子女、駐連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優先安排入學。

6.各初中校按區教育局規定的抽檔時間到基教科領取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并填寫交接表。初中學校新生報名工作于7月1-5日進行。各校新生預報名統計表、新生擬錄取名單分別于7月7日、7月15日前報區教育局基教科審核。學校最遲在8月15日之前,將新生入學通知書發給學生或其監護人,并及時張榜公布入學名單。各初中校第一次抽檔工作安排如下:

 

學    校

8月2日

上午9:00—12:00

東港中學

下午3:00—6:00

新港中學

8月3日

上午9:00—12:00

西苑中學

下午3:00—6:00

連云中學、板橋中學

7.2018年全區初中招生施教區范圍(見附件5)。

(三)高中段招生

全面落實市2018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精神,建立完整的招生組織網絡和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分解招生目標,落實招生責任,保質保量完成市局下達的招生目標任務。

五、組織領導

區教育局將全面負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的招生工作,并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的領導和督查,確保各學段招生工作的正常運作。各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是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校(園)要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周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并將方案于6月25日前報區教育局基教科。

    連云區2018年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殷振利

副 組 長:杜成芳   

成    員:程衛東  顧  云 相入通   張克林 

   連云區2018年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工作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杜成芳

成  員:郭志斌 王  彬 大港中專校長  各中小學校長  

招生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監察室,辦公室主任由基教科科長郭志斌兼任,監察室主任由區教育工委委員張克林兼任。

六、工作紀律

各校(園)要嚴格執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制定的《嚴禁中小學、職業學校違反招生工作紀律的規定》,遵守招生工作紀律,牢固樹立全局意識,要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格規范的操作程序,做好招生過程中的各項工作,以贏得社會的信任和家長的滿意。

 

附件:

1.連云區引進人才和在連云區投資者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有關規定;

2.連云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

3.連云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工作的幾點說明;

4. 2018年全區小學招生施教區范圍;

5. 2018年全區初中招生施教區范圍;

6.連云港市2018年小學畢業生登記表。

 

 

 

連云區教育局

2018年5月28日

附件1:

連云區引進人才和在連云區投資者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有關規定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對引進人才和參加我市經濟建設的外地駐連機構及生產經營者子女入學實行優惠辦法的通知》連教〔2002〕39號文件精神,結合連云區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對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其子女在本區小學、初中就讀的,在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學校。

1.引進的博士、正高以上職稱,且所在單位、企業在連云區注冊、依法屬地納稅者。

2.在連云區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并依法屬地納稅者。

 附件2:

連云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

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由流入地政府負責,以公辦中小學接納為主。

二、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需滿足下列條件:

1.監護人有公安部門于2018年6月30日前簽發的正式有效的居住證。

2.監護人有與居住證住址相符的住房部門備案的合法租房契約。

3.監護人有人社部門備案的用工合同(或承包合同、營業執照、近期稅票)等。

三、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到墟溝、海州灣街道小學就讀,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7月5-7日攜帶上述證明材料和《江蘇省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到海州灣小學登記申請就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到墟溝街道中學就讀,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7月5-7日攜帶上述證明材料和小學畢業證書、素質報告手冊到區教育局基教科登記,區教育局依據中小學的布局狀況和辦學規模統籌安排入學。

四、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到墟溝、海州灣街道以外的中小學就讀,攜帶上述證明材料和《江蘇省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一年級)、小學畢業證書、素質報告手冊(七年級)直接向就讀學校申請,由學校統一報區教育局基教科審核。

    五、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享有當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即免繳學雜費,免費領取教科書等。


 

附件3:

連云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工作的幾點說明 

為做好全區中小學招生工作,結合本區實際,堅持“規范程序、優化過程、確保質量”的總體要求,在執行連云區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的基礎上,就本區中小學招生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說明。

1.新生報名時,監護人必須持有本施教區戶口本與房產(或不動產權)證,“兩證”齊全,產權人與戶主姓名和地址相一致,且居住一年以上。

2.對于其它經相關部門認定的有效證件,教育局視實際情況研究決定。

3.招生過程中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一經查實,立即清退。

4.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執行《連云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監護人須及時到轄區派出所辦理居住證,辦理時間是登記入學的重要條件之一。

附件4:

2018年全區小學招生施教區范圍


施 教 區

備注

1

墟溝小學教育集團墟溝校區

東園社區、濱海社區、海棠社區(海棠路以東)


2

東港小學

桃園社區、大巷社區、南巷社區(僅限東南山地區)


3

院前小學教育集團

院前社區、西園社區、南巷社區(東南山地區除外)


4

海州灣小學

大港社區、營山社區、棠梨社區、西墅村、海棠社區(海棠路以西)、海州灣社區


5

陶庵小學

陶庵社區、硯航社區


6

廟嶺小學

廟嶺社區、桃林社區、荷花社區


7

臨海路小學

勝利社區、云臺社區、臨海社區、荷花社區、高公島街道辦事處


8

墟溝小學教育集團連島校區

連島街道辦事處


9

蒼梧小學云山校區

云山街道辦事處


10

宿城小學

宿城街道辦事處


11

板橋小學

板橋街道辦事處




附件5:

2018年全區初中招生施教區范圍


施 教 區

備注

1

東港中學

云山街道辦事處、大港社區、南巷社區(東南山片區除外)、營山社區、西墅村


2

西苑中學

西園社區、東園社區(東園路以西片區)、

院前社區、連島街道辦事處、大港社區、營山社區、西墅村、海州灣社區


3

新港中學

濱海社區、南巷社區(僅限東南山片區)、東園社區(東園路以東片區)、大巷社區、桃園社區、陶庵社區、硯航社區、廟嶺社區、桃林社區、棠梨社區、海棠社區


4

連云中學

勝利社區、云臺社區、臨海社區、荷花社區、

高公島街道辦事處、宿城街道辦事處


5

板橋中學

板橋街道辦事處


 

附件6:

連云港市2018年小學畢業生登記表

                    縣(區)                         學校  

全國學籍號                                學籍輔號                              


性別


民族


出生

年月


戶口

類型


家庭戶口

所 在 地

區                 街

鎮(鄉)           村

 

 

 

(二寸照片)

 

 

 

學校公章

房產(不動產權)證地址(無證家庭填實際住址)

區                 街

鎮(鄉)           村

房產(不動產權)證號


房產(不動產權)所有人


監護人情況

稱謂

姓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初中錄取學校













說明: 1.父母或本人戶口不在本市(縣、區)的,需填寫省、市(縣、區)名稱。

2.戶口類型指“常住”或“暫住”。

3.監護人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

4.所填信息用于網上核實,請準確填寫。

填表人:                                 審核人: